全國兩會下月召開 公共衛生或成熱點

2020-04-30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网訊】備受關注的2020年全國兩會時間正式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昨日表決通過了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時間的決定。根據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另外,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十五次主席會議日前在京召開。會議建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於5月21日在北京召開。此前,鑒於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兩會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因公共衛生事件推遲。

  外交部:兩會安排與過往會有不同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指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適時召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條件已經具備。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則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十五次主席會議上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背景下召開全國「兩會」,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決定。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日回應與會代表是否需要隔離時指,不掌握確切情況,但他指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兩會與往年多少會有一些不同。

  促進消費拉動內需成重點議題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戴燄軍認為,全國兩會選在5月下旬召開,是基於目前國內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會經濟逐步恢復常態兩方面的考量。「許多全國兩會的參會者是來自地方的官員,承擔?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領導責任,屆時能更好地騰出手來。」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亦認為,全國兩會召開的時間節點是基於對外部形勢的宏觀判斷。「近期,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西方國家評估了自己的疫情和經濟復蘇時間點,這一時間點大約在5月底至6月初。」他指出,「屆時,外部經濟環境將會改善,但中國也將同時面臨更加複雜的國際政治問題。」

  今年是中國扶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觀察人士指出,疫情衝擊下如何促進消費、拉動內需,順利實現目標,或將成為此次全國兩會的重點議題。公共衛生安全、野生動物保護是公眾輿論關心的熱點話題。魏翔表示,重審、重構、重建重大公共事件的防範和預警機制,料將成為新的熱點。

  低風險地區人員進京不再隔離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昨日宣布,4月30日零時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下調至二級。對國內低風險地區進京出差、返京人員,不再要求居家隔離觀察14天,來自中高風險地區進京人員仍需醫學觀察14天;正在居家集中觀察的,可以解除觀察。上述措施不包括中國境外和湖北、武漢進京人員。外地來京人員入住酒店的,可以憑藉「健康寶」辦理手續,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證明,但要加強健康監測。

[责任编辑:郭玉桔]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