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住宿行业消费规模恢复至去年同期约70%
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
“‘五一’假期,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总量1.21亿人次,日均2429.83万人次,较节前五日日均客运量增长17.9%。”在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公布了相关数据。
“五一”期间,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6.3%,快递揽投量双双突破10亿件,同比增长约四成。“线上消费大幅增长,为缓解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暖发挥了重要作用。”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说。
市场销售快速增长。各大电商平台推出形式多样的优惠促销活动,叠加各地发放的惠民消费券等举措,部分平台销售增速超过40%。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绿色、智能、健康类商品销售红火,一些电商平台OLED电视、除菌冰箱、母婴洗衣机等商品销售同比增长3倍以上。
直播带货成为热点。电商直播场次和直播商品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4.7倍。
出口转内销受关注。各大电商平台设立外销产品销售专区、专场,助力外贸企业对冲外需下滑的影响,吸引超10万家外贸企业入场。
不仅是线上消费,实物、服务消费也稳步回暖。5月1日—5日,全国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32.1%。汽车销售明显回升,上海、重庆、浙江重点监测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9.6%、28.5%、8.8%。同时,全国餐饮、住宿行业消费复苏指数也比清明假期分别提升18.8和15个百分点,消费规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70%左右。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市场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0%。”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说。“五一”假期的旅游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景区开放井然有序。据测算,5月1日—5日,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
首次大幅度提升全国旅游景区的智慧防疫能力。文旅部通过大数据分析、网络预订检索等智能手段,梳理出存在人员聚集风险的800多家景区,并发出风险提示,要求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优化防控预案。
首次实现全国旅游景区的限量开放。今年,所有旅游景区均遵守限量要求,即游客不得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30%,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解决景区里的拥堵问题。
首次实现预约旅游在全国旅游景区的大范围应用。“五一”假期,全国80%以上的5A级景区通过官网、公众号、第三方平台实施门票预约,“无预约、不旅游”已经成为基本理念。
王炳南介绍,商务部将通过加快推进复商复市、促进城市消费升级、补齐农村消费短板、稳定重点商品消费、恢复扩大服务消费、培育发展新兴消费等措施促进我国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