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 記者 賀安安 通訊員 關思玉报道:“荔枝主要産地在廣東,好荔枝集中在茂名。” 去茂名采訪前,各路媒體大咖給我們普及廣東荔枝曆史文化知識,我們采訪組一路向西,探尋荔枝這種熱帶水果的曆史因緣。
在茂名,中國作協、中國書協雙料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茂名籍著名作家、文學和人文學博士賴廷階先生向我們推薦了茂名市電白區享譽“全球最大古荔園”的霞洞鎮上河村古荔貢園。
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古荔園在廣東茂名
茂名市電白區霞洞鎮上河村古荔貢園,位于霞洞鎮浮山嶺南麓,沙浪江北岸,面積1300多畝,現存成片古老荔枝樹1000多株,有的“一棵大樹占地一畝多,許多樹齡超過1500年以上”。
據考證,此園始于秦漢時期,拓展于梁陳朝代,鼎盛于隋唐年間。秦漢時期,當地百越人將原生長于浮山深處的野生荔枝改良並引種到沙琅江畔。到南北朝,出生于高涼丁村(今屬電白山兜村)的冼夫人嫁與高涼太守馮寶,選擇霞洞這方寶地建立了“馮家村”,開辟了頗有規模的花果園,沿沙琅江兩岸和環馮家村馬路兩旁以及馮家校場看人坡東北邊均種植了荔枝,古荔園就是其中一部分。
“貢園的荔枝樹年齡大都在1500年以上,這些古樹千姿百態,有的如雄鷹展翅,有的如孔雀開屏,有的如隨風舞動的少女。樹齡雖高,依然生機勃勃,郁郁蔥蔥,荔枝産量頗豐”。上河村村委書記王振西向記者介紹到。
探秘霞洞上河村千年古荔貢園
五月的嶺南,正午陽光灼人,記者隨茂名文化大師賴廷階主席驅車北行來到霞洞鎮,走在鄉間小路,來到上河村古荔貢園。上河村委書記王振西稱,村裏現有1230畝荔枝林,其中古荔數百株,許多古荔樹樹樹齡在1500年以上。
擁有千年曆史的上河村,村旁路邊立一大石標:“馮家村”,昭示南來北往的世人:馮冼文化發源于此。
霞洞鎮鎮委書記官軍漢在古荔貢園現場對記者說:“霞洞鎮是文化古鎮。有古驿站、軍屯,還有隋唐古墓等豐富的曆史遺迹。”
一粒荔,貫古今。據官軍漢介紹,古荔貢園全稱霞洞新河古荔貢園,原有古樹上萬株,其中有粵西最大的荔枝樹,一棵大樹占地一畝多地!樹蔭下曾容納四個班的學生上課,曾一年結果47擔。可惜這些古樹在上世紀中期大部分被毀,現存571株,占地367.52畝。樹齡在1500年以上不少。
進入古樹園區,只見荔香撲鼻,樹蔭遮天,古樹依舊荔滿枝頭,在微風中搖曳,仿佛在歡迎遠方的客人,讓人有穿越到1500年前的感慨。在荔園中,有一棵老樹,主幹已空,僅剩表皮,樹洞可藏人避雨,但依然枝繁葉茂,紅果滿樹,這棵樹被命名爲“嶺南荔母”,見證了荔枝園古今往來在此地駐留和品荔的文人騷客和達官貴人。
官漢軍介紹,古荔貢園目前的荔枝品種有黑葉、進奉、白臘、桂味、白糖罂,大造(紅皮)等許多品種,其中黑葉是當時嶺南主要荔枝品種,果肉結實,剝開殼不流汁,味道清純,且較耐貯運,千年傳奇講的進貢朝廷博得“妃子笑”的正是黑葉荔枝。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據多方考證,唐玄宗時,曾幼年生長在茂名電白霞洞地區的大太監高力士(原名馮元一,馮盎曾孫,冼太夫人六世孫),讓嶺南節度使趙九章“置騎傳送”家鄉荔枝給楊貴妃享用,詩人杜牧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以及清代兩廣總督阮元詩句“應是殿前高力士,最將風味念家鄉”反映了這一史實。
高力士也曾回鄉尋找失散多年的母親麥氏和大姐馮媛,在家鄉親自組織了飛騎送荔之舉。飛騎走的一條古驿道,經過新河古荔園,至今遺址尚存。
如今的“馮家村古荔園”樹齡大多在1500年以上,享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美譽。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杜文玉教授在《楊貴妃、高力士與荔枝的情結》中介紹到:“楊貴妃所食荔枝應爲嶺南所産。……且高力士爲嶺南潘州(茂名)人,久在唐玄宗與楊貴妃身邊服侍,也一定會向她推薦其家鄉所産的荔枝。”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的荔枝,便是産自茂名的古荔貢園。
再過一周,便是茂名荔枝大批量上市時節,茂名地區各級政府和百姓正忙于應對網絡和線下海量的荔枝需求,“今年是個豐收年,希望荔枝賣個好價錢”。上河村幹部對記者說,這兩天大家都在准備接待四方來客,古荔的挂果成熟要晚一些,“不過,已經全部被預定了。”
茂名電白霞洞貢園古荔,見證了冼太夫人及其後人對茂名荔枝生産發展的曆史貢獻,茂名市今天已成爲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荔枝生産基地(種植面積達180萬多畝),古荔貢園在傳承發展曆史節點上的貢獻不可磨滅,其支撐和引領了茂名荔枝在唐朝以來至今每個曆史時期的發展。
采訪前,廣東省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倪謙對記者說:“茂名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據透露,茂名市政府將在今年6月與西安市聯合舉辦“茂名荔枝回長安”的大型活動,並希望我們在茂名多走走看看。感受茂名陽光、沙灘,荔枝、龍眼,石化、能源,挖掘每一個茂名元素後面厚重的曆史文化,多角度闡述粵西文化生態,看來,這次我們才剛剛見到茂名千年文化積澱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