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經濟狀況惡化,有調查顯示,本港今年有四成打工仔面臨「凍薪」,在此狀況下,如何管理自己的強積金戶口,選擇最優的投資組合並獲取回報,成為打工仔現階段的「首要任務」。
香港商報記者 范曉昱
據晨星香港的最新統計,截至5月21日為止,本月份強積金(MPF)整體回報微升不足1%。晨星總覽市面21類基金,上半個月表現最好的是亞洲股票基金(不包括日本),逆市微升1%;而大輸家是歐洲股票基金,下挫3%,較整體平均負回報0.6%為差。
今年以來人均蝕1.3萬元
放眼較長線,今年首5個月供款人難捱,整體回報累積急挫6%,拖累打工仔的荷包合共蒸發逾583億元,成員人均輸逾1.3萬元。各類基金中,大贏家是港元債券產品,逆市上揚3%;相反歐洲股票基金插水20%,而較多上班族捧場的港股產品亦下滑10%。
理柏早前公布的4月份強積金數據中,以個別股票基金而言,4月則以其他靈活混合型的「安聯東方太平洋基金A」升幅最大,平均回報升13.31%;其後依次為萬全及宏利旗下的美股基金,分別上升12.07%及11.95%;而海通旗下的韓國股票基金亦升11.64%。當中僅得5隻環球債券基金見紅,以自去年5月起便持續呈跌幅的銀聯集團(BCT)及萬全表現最差,分別下跌0.05%及0.04%;「我的強積金計劃」旗下的港元債券亦微跌0.01%。
35至45歲可選平衡基金
所謂賣花讚花香,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美國或成為第一個能夠走出疫情經濟陰霾的國家。她續稱,目前經濟市場較波動,打工仔可根據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不同,對自己的強積金組合作出調整。她指出,如果年輕人可以承受市場波動,強積金投資組合可選擇美股,「現時美股較強,其量寬政策亦助推股市上升」。
張佩儀認為,35至45歲的投資者可適度承擔風險,在當前大市環境下,可選擇平衡基金,即用股票及債券組合做一個平衡,選擇債券時不要局限於單一國家,可採用全球組合策略,因為「疫情下市場波動,很多國家無明確發展方向,選擇單一國家有較大風險」。
她又指,年紀較大及已退休的港人則可以採取保守的策略,選擇全球債券組合,固定利率及保本的基金,以求穩定回報。
長線看好中美股票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強積金計劃是一個中長線的投資,除了退休的投資者希望以收息為主,則可以選擇高息、穩健的投資組合。他建議有能力承擔風險投資者強積金組合可以股票為主。
龐寶林認為,股票長線投資有很大機會回本,其在投資上有一金句「聽見炮彈聲先要投資,聽見小提琴先要沽貨」。
他稱,大家做投資都經歷過很多個周期,例如1997年股災、2008年金融風暴,「遭遇大的問題時先要買入股票,大家都不敢入市的時候,就是馬上見底的時候了」。
龐寶林指,今年3月已是最悲觀的時候,目前恒指已從21000點反彈到24000點,之後可能再有回落機會;美股方面,道指大幅反彈,且美國總統特朗普要爭取連任,股市不會大跌。他建議,選擇股票基金時,可配置50%的內地相關股票及50%美股,因內地及美國的疫情過後經濟或最快復蘇。
勿沾港股股票基金
他亦提到,銀行、零售、地產等板塊易受經濟周期性影響,投資者可留意受經濟周期性影響小的板塊,例如科技股、醫藥股、教育股等等。
以上兩位專家皆不看好今年的港股市場。張佩儀指出,今年香港股市或面臨困境,港府雖然已推出各項抗疫措施,但很多公司仍面臨無訂單、無生意的難題,可能無法撐過經濟寒冬。中美貿易戰、修例風波、疫情等不明朗因素的影響還未徹底反映出來。龐寶林表示,不建議選擇港股基金配置,因疫情過後,修例風波或還會持續,為香港市場帶來不穩定的因素。
「疫情環境下,打工仔對強積金戶口的檢討要更加頻繁,要時刻關注市場及政策的改變。」張佩儀建議,若選擇低風險的強積金投資組合,至少要3至6個月檢討一次,若選擇高風險組合,則每個月都要檢討自己的強積金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