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首歌爆紅,這座城市為什麼總讓人上癮?

2020-06-03
來源:走着瞧旅行

  最近,國產網劇《傳聞中的陳芊芊》被朋友圈強烈安利,一開播就霸佔着熱搜。

  古裝甜寵、奇葩劇情,加上男女主角的高顏值……想不追劇都不行。

  特別是,女主陳芊芊一出場,就知道她不是一個單純的傻白甜,活潑可愛又有點小聰明。

  扮演者趙露思,相貌甜美,被稱為“小趙麗穎”,接棒劉亦菲,她的家鄉太會養美人了。


  趙露思的水靈長相,說起來,旁人也只能是羨慕的份。

  要知道,她的故鄉在四川成都,全國聞名盛產美女的地方。


  成都,山高、水清、人美,是2019微信朋友圈打卡最多地點。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鍾愛成都,它在《上帝為什麼造四川》的專輯中說:

  成都,山高、水清、人美,是2019微信朋友圈打卡最多地點。

  如果你來成都,一定要看一看春雨

  花重錦官城的絢麗厚重

  春雨淅淅瀝瀝,如牛毛,如花針,如春姑娘那柔柔的髮絲......成都的春雨是溫柔的,通常只在夜間飄落。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作這首《春夜喜雨》時,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

  詩中提到的春景,絕不是杜甫的誇張說法,而是成都春天本來的樣子。

  一夜春雨過後,成都粉黛添芽,那些白的、紅的、粉的、黃的花兒,全都開了。放眼望去,萬紫千紅。

  漿洗街、洗面橋,道路兩旁的黃色風鈴木,延綿開來,熱情盛放,交織成一片金色的童話國度,耀眼奪目,撩人心弦。


  德盛路、江漢路、文武路一带,綠的、白的木繡球,緊緊抱成一團;還有益州大道兩旁的櫻花,燦若雲霞;人民南路上的桃花,醉美正當時......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時代雖變了,但江山依舊,風景依舊。

  杜甫一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可是他最喜愛的地方,莫不是成都了。

  他在成都兩度居住,留下了200多首描寫成都的詩詞,自古詩人例到蜀。

  在他們的眼中,成都是“喧然名都會”,“萬戶千門入畫圖”,氣候“季冬樹木蒼”,空氣質量更是“水綠天青不起塵”。


  如今,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樸典雅,幽深寧靜,這裏是全國最早、最大、最好的杜甫紀念地。春雨之中來這裏走走,說不定你會詩興大發,不自覺地吟詩一首。


  果戈里說:“當歌曲和傳說已經緘默的時候,建築還在說話。”

  武侯祠是中國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廟,“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清晨的武侯寺,有多靜謐,就有多蒼涼。當你慢慢走過諸葛亮的墳塚,憶起三國那段轟轟烈烈的歷史,你會明白,孔明雖不在了,但歷史永遠不會將他遺忘。

  “出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也會有更多的後人來替他完成。


  還有始建於周朝,被譽為“川西第一道觀”的青羊宮,千年古街錦裏......它們都在無聲地訴說着,成都這座千年古城的過往芳華。


  李冰在這裏建立都江堰,劉備在這裏稱帝,唐玄宗在這裏避難......

  幾千年來,成都幾經屠城,幾經重建;每一種激烈和每一份溫婉在這裏自由地交織,每一份感動和每一份喜悅在這裏激情迸放。

  成都,你沒有理由不愛它。


  如果你來成都, 一定要聽一聽軟軟的四川話

  又萌又酸

  其實成都本來沒有成都人,去了成都,就變成了成都人。

  變成成都人,自然要說最“嗲”的四川話了。


  “太陽女神”謝娜每一次上台,總能用幽默風趣的“川普”將觀眾逗樂。

  今年央視春晚,謝娜攜手肖戰、鞠婧禕、楊迪等共同演繹四川方言小品《喜歡你喜歡我》,也成為春晚語言類節目中最受關注的一個。


  四川話為什麼這麼受歡迎?究其根源,是因為四川話太魔性。

  魔性的第一個特點:用疊詞,音調要軟。

  當他們打掃衛生的時候,會說:“哢哢各各都要掃干淨哦”;

  當他們一起吃火鍋的時候,老板會問:“要不要蔥蔥”;

  各種昆蟲都稱為“蟲蟲”;洗澡不叫洗澡,叫“搓夾夾”;樹林不叫樹林,叫“樹子林林”。


  魔性第二個特點:銷魂的兒化音。

  吃個串串,會扯起喉嚨喊:“老板,數簽簽兒!”

  遇到“花”字,就不受控制的要加兒化音:豆花兒、腦花兒、麻花兒......

  遇到“乾”字,根本無法放過自己不加兒化音:豆腐乾兒、蘿卜乾兒、葡萄乾兒......

  魔性第三個特點,即便生氣罵人也要萌萌噠。

  身體器官要加個兒化音,才好聽:臉要說成臉巴兒、手臂—手杆兒、腿—腳杆兒、嘴巴—嘴巴兒、肚子—肚兒.......


  我看你是腦闊有餅蹦兒,硬是哈戳戳瓜兮兮的!你這人太水垮垮了,做事嗦邊邊,吃飯壘尖尖!你手爪爪癢了哇,信不信老子兩篾片片科你身上!

  當然還有他們的口頭禪:說個錘子、吃個鏟鏟。

  這真是神奇的錘錘和鏟鏟......


  在成都,一個男人安慰另一個男人,通常的句子是:瓜娃子些,是不是遭婆娘日決慘了哇,莫得事嘛,反正我也是天天被日決的,習慣了就好了噻。

  如果你到成都,一定要街頭巷尾多走動,趁機學幾句四川話,學成之後,連罵人都像在撒嬌,賺到了。


  如果你來成都,一定要看神話故事的各種遺跡

  奇幻瑰麗

  1986年,距成都38公里的三星堆,一個磚廠工人不經意的一鋤頭挖下去,震驚了全世界;

  15年後,一支建築隊在成都市區,西北面二環路和三環路之間,又用挖土機撞開了金沙遺址的大門,再次震驚了世界。


  考古學者欣喜的發現,這兩地發掘出的文物,居然可以追尋到上古時代。

  文物中,最引人關注是一個重量只有20克、厚度僅0.2毫米的太陽鳥金箔。

  據考證,古人崇拜太陽,然而天地萬物只有鳥兒能夠飛上藍天,人們便將鳥兒作為天界和人間的溝通媒介。

  四隻神鳥圍繞着旋轉的太陽飛翔,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這與《山海經》中“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如出一轍。


  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遺址的發現,讓人們看到巴蜀古文明的繁榮昌盛,她的文化藝術成就,與古埃及、古羅馬,也是有的一拼的。

  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正式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也是成都市的市徽。一個遠古文明的模糊背影,給成都更添幾分神秘和生動。

  而圍饒這個背影而產生的神話故事,也如珍珠一般散落在民間各個角落。


  從“蠶叢目縱”、“魚鳧仙道”、“杜宇化鳥”、“朱利出井”、“五丁開山”再到《蜀王本紀》......

  巴蜀神話,已經成為中國上古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有着神話傳說的地方,必然是美好的。


  《山海經 海內經》曾描繪過成都平原的美好:“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後稷葬焉。

  爰有膏菽、膏稻、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靈壽實華,草木所聚。爰有百獸,相群爰處。此草也,冬夏不死。”

  如此美好的成都,怎能錯過。


  海子說,要有最樸素的日子和最悠遠的願望,即便明日冰天雪地,路遠馬亡。

  在成都,不需等到冰天雪地,也不需看路遠馬亡,抬頭可見的便是歷史的悠遠與夢想的樸素。


  成都是古老的,也是年輕的。歷史的凝重和新時代城市破竹般的發展,在這裏穿插凝集,每一種顏色都和睦有趣地編織在一起。

  來這裏住上幾天,到大慈寺銀杏樹下喝杯茶,也許會遇到成都非典型文人、詩人;到方所書店流連輾轉,看看無處不在的設計;

  夕陽西下,再到玉林西路的小酒館,喝杯小酒,聽聽搖滾,日子就要過得巴適。

  來,陪我到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責任編輯:鄭嬋娟]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