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黃裕勇、朱樺報道:雖然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的認知程度不斷,但同時仍存在北上赴大灣區發展的顧慮。廣東省政協常委、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郭基煇在出席廣州市舉行的線上座談會建議,大灣區應在醫療、跨境交通優惠、通關及置業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改善措施,助於港人特別是香港青年赴大灣區發展。
身兼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常務副主席、香港青年聯合會會長的郭基煇,為了解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看法,理清他們赴大灣區發展的顧慮和期盼,曾於2017年和18年牽頭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共邀請2500名香港青年,開展了多場專題訪問及調研,並形成了兩期《香港青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指數》報告(下稱《廣青總報告》)。2019年,特區政府也發佈了香港居民《在大灣區生活意向》的相關報告。
綜合多份報告,可以客觀得知: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的認知程度不斷上升,2018年約有過半(55.8%)表示聽說過大灣區,但對於去大灣區發展生活仍持保留態度。郭基煇認為,根據報告願意赴大灣區發展的香港青年仍未過半,顯示未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郭基煇介紹說,結合上述3份報告發現,港人赴大灣區發展主要關注點(由高到低)分別為:醫療、跨境交通優惠、通關及置業。為此,他建議應針對性地根據上述方面推出改善措施,將有助於港人特別是香港青年赴大灣區發展。
就醫療領域而言,他建議加強粵港兩地醫療合作,推動更多香港醫院在大灣區設立,並開通醫療綠色通道。具體來說:應鼓勵更多香港醫院在廣東省設立分院,參考香港大學在深圳設立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經驗,為香港青年提供與香港公立醫院水平相當的醫療服務;此外,為大灣區引進國際醫療人才、進口醫療器材及藥品等開闢綠色通道,保障香港醫院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提供同等醫療服務;同時,提供粵港兩地醫療保險,香港青年可根據個人情況自行選擇在廣東或香港就醫,從而提高就醫的靈活性。
在交通方面,郭基煇認為,可借鑒香港現行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當前香港每月補貼三分之一的交通費,每月補貼上限為400元,受惠人數為220萬。他建議粵港兩地政府推出相應的交通補貼和優惠計劃,為頻繁往返粵港兩地的特定人群每月提供三分之一的交通補貼或車費回贈;同時也可為特定人士提供高鐵、跨境巴士或火車的套票優惠。
內地的居住條件無疑是吸引香港青年赴大灣區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郭基煇建議由廣東省政府統籌,借鑒廣州天河「港澳青年之家」和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模式,內地大灣區9個城市可分階段為符合資格的香港青年提供人才公寓。每個城市可計劃在第一期提供500套、第二期提供1000套,總共提供近5000-10000套人才公寓,為在大灣區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優質住所。
大灣區港企進一步提供「萬人實習就業計劃」
根據調查顯示,港青對港企信任程度較高,能讓他們安心起步。而香港特區政府最新公布,香港失業率升至5.9%,20至29歲青年的失業率高達9.3%,這更需要粵港兩地政府一起為港青創造就業機會。
香港青年發展委員會已推出暑期實習計劃,新鴻基地產亦積极參与。不過,郭基煇認為,雖然該計劃反響強烈,但拓展速度不夠快,中小企業也參與較少,2019年只提供了約300個崗位。
為此,他建議在大灣區發展的港企應進一步為港青提供具有影響力的「萬人實習就業計劃」。粵港兩地政府進一步系統性地擴大規模,將參與企業的規模擴展到500間,每間企業推出至少20個崗位,構成「萬人實習就業計劃」。同時政府也應鼓勵更多中小企業、文創企業加入,並提供資金補貼和支持。
郭基煇強調,「大灣區規劃」是助推香港經濟「二次騰飛」的有利機遇,香港青年應利用自身學識及才能,在香港產業結構較為單一的情況下,獲得香港無法提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