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鑪峰遠眺】速遏疫情引導選舉

2020-07-23
来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周八駿

  香港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程度明顯超過前兩波,而且,遇上第七屆立法會競選。特區政府肩負盡快抑制疫情與積極引導選舉的雙重任務。當然不是說前者是為後者服務。疫情能否得到及時抑制,首先關乎香港750萬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任何時候都高於一切。然而,如果不及時抑制疫情,那麼,被「拒中抗共」政治勢力利用來煽動民意反對政府,無疑會不利於建制派保住新一屆立法會多數。

  與內地建防疫共同體

  第三波疫情暴露香港檢測病毒和阻斷傳播鏈的能力明顯不足。這一點,不僅無法與北京最近管控疫情反彈比,甚至不及非洲國家盧旺達。該國自3月中首次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至今僅1435宗確診病例,其中4人死亡,752人已康復。德國疫控機構6月中旬宣布,盧旺達不再是「高危地區」,是唯一獲剔出名單的非洲國家。盧旺達的經驗是,出現首宗病例後,政府便迅速推出防疫措施,加強病毒檢測,動員社區協助追蹤密切接觸者以隔離感染者。盧旺達的經驗說明,即使資源不足的低收入國家也能控制疫情。相比較,香港應該承認不足,盡快彌補。

  在短時間內,特區政府難以提高本地檢測和阻斷病毒的能力,必須向中央求助。內地已基本控制疫情,即使最近新疆出現反彈,武漢已派人員和設備馳援,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遏止新疆的疫情。內地有餘力支援香港。

  爭取在7月底、8月初把第三波疫情壓住,然後,政府須推出新一輪防疫、穩經濟穩就業的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自身需要樹立常態化防控疫情與加快經濟恢復相輔相成的觀點。香港大多數居民對於第三波疫情已不及對第一波恐懼,有人批評是防疫呈現疲勞,我卻以為應正面看是社會普遍認識疫情已是常態。只要檢測和阻斷措施到位,在第三波疫情受控後,政府應以精準防控為預防疫情再反彈的基本策略。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把社會各界主要精力引向穩經濟穩就業。

  內地第二季經濟恢復增長,有利香港穩經濟穩就業,但需要以香港與內地盡早建立防控疫情共同體為前提。主要標誌是盡早恢復人員正常往來。內地已恢復跨省旅遊,香港與內地人員往來正常,恢復內地居民到港自由行,對香港經濟,能產生類似2003年10月實施自由行的促進作用。

  盡快與內地建立防抗疫情共同體的意義,在世界上其他重要經濟體深陷衰退背景下而更顯緊要。香港從其他國家經濟能得到的是負影響,就必須盡量提高來自內地的正影響。

  施政須更有成效

  坦率地說,在香港,決策者對於中下層居民在疫情和衰退雙重打擊下所受的苦未必真切體會。希望他們走出辦公大樓,深入社區,尤其貧窮人口集中的地區,特別是擠迫在劏房內的家庭,詢問他們收入減少甚至失業的情況,了解他們最急切的訴求,把新一輪防控疫情的政策措施盡可能精準化。

  「拒中抗共」政治勢力就社會階層而言包括兩類人,一類是衣食無憂,與中下層居民隔了一層皮;一類是中下層人士,盼望晉身立法會脫胎換骨。但是,他們的政治地位決定了他們刻意放大中下層居民的痛苦和訴求,唯此,才能打擊政府、爭取選票。

  建制派在社會階層上也包括相似的兩類人,面對「拒中抗共」政治勢力刻意放大中下層居民的痛苦和訴求,為選票也不得不批評政府。因此,行政長官及其管治班子必須有危機意識。如果不能夠在一兩個星期內把第三波疫情抑制,那麼,香港經濟政治形勢都將更惡劣。

  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加速全面深化,使特區政府更缺乏迴旋餘地。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並簽署行政命令,撤銷對香港的特殊待遇。美國改變既往立場,開始挑戰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英國政府宣布自2021年起禁止該國移動運營商購買華為5G設備,在2027年前將華為排除出英國的5G設備供應。英國最高法院院長韋彥德發表聲明,稱國安法生效後,不排除英籍法官辭去香港終審法院的海外非常任法官。面對美英外部施壓愈重,特區政府施政就必須更有成效。

[责任编辑:黃鶯]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