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素有「秦朝古縣、百粵首邑」之稱。圖為被譽為「客家聖山」的國家3A級景區——霍山。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廣東最早立縣的4個古邑之一,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素有「秦朝古縣、百粵首邑」之稱,自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建制,至今已有2230多年歷史。嶺南第一古鎮——佗城是南越王趙佗的「興王之地」。
為進一步擦亮「客家古邑·人文龍川」的城市名片,堅定文化自信,增強發展動力,2018年,龍川縣正式啟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與申報工作,力爭在2022年通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考核驗收。
與此同時,龍川縣正在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研究和開發,深入挖掘境內特色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文化特質,謀劃打造一批具有龍川風格、客家風骨、嶺南風尚的精品力作,不斷提升「千年古縣」的「文化指數」。
文/余麗齡 魏慶平 曾祥太 劉麗玲
挖掘歷史文化底蘊 感受古邑獨特魅力
經濟是「硬實力」,文化是「軟實力」,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千年古城的文化地標——龍川學宮
近年來,河源市龍川縣委、縣政府提出,龍川要着力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推進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河源市政協副主席、龍川縣委書記黃添勝表示,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龍川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重要舉措,是龍川建設「人文名縣」的重要途徑。
建於清代的福建會館具有建築歷史藝術研究價值和革命紀念意義。
龍川建縣歷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始置龍川縣,至今已有2230多年的歷史。龍川是南越王趙佗的「興王之地」,是廣東最早立縣的四個古邑之一,2009年12月,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它以趙佗文化、科舉文化與宗祠文化著稱,像一顆「活化石」,鑲嵌在東江上游,至今依然保留嶺南文化初生時的古老氣息。
龍川縣佗城鎮是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秦朝中原文化南下與百越文化交流的結合地,也是千百年來東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重鎮,擁有豐富的嶺南文化、客家文化、趙佗文化、宗祠文化、姓氏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化等特色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文化特質。
如今,龍川正在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研究和開發,深入挖掘境內特色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文化特質,謀劃打造一批具有龍川風格、客家風骨、嶺南風尚的精品力作,不斷提升「千年古縣」的「文化指數」。
清晨的佗城學宮旁,傳來一陣陣瑯瑯讀書聲。越來越多的慕古遊客,穿梭於佗城古老街道流連忘返;保存完好的越王井內,井水依舊清澈冰涼;百歲街、中山街、姓氏宗祠、商會舊址、西門古碼頭、古老的榕樹以及掩映在田間的宋朝蘇堤,讓慕名而來的人們,不經意間就能觸碰到一段久遠的歷史。盤雁古道、青化古馬道、五合徑等驛站遺址印證着龍川「居郡上遊,當江贛之衝,為汀潮之障,三省咽喉,四周門戶,為水陸之要道」的獨特地理位置。時至今日,佗城常住人口中仍有179個姓氏,是中華姓氏之最。佗城古城歷史記載的古祠堂有89間,每間一姓,現仍存48間祠堂,被譽為中華古祠堂博物館。
筆者走進佗城的大街小巷,滿眼都是古色古香,千年風霜撲面而來:秦時古城牆、越王井、趙佗故居、馬前崗等遺址;唐代的正相塔;明清時代的城隍廟、越王廟、孔廟、東河、仙塔橋、新塔、考棚等舊址及古建築,猶如翻開了一本嶺南歷史文化的說明書,處處散發着歷史遺存濃烈的古味。
據了解,2007年至2011年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顯示,經國家和廣東省普查辦核定的龍川縣不可移動文物共878處,數量排全省縣區第三位、河源縣區第一位。龍川縣博物館館藏文物近4000件,其中國家二級文物17件/套,三級文物170件/套。藏品以戰國文物、漢唐文物和明清文物為主要特色,以青銅劍、斧、矛、銅鏡和陶器等文物為代表。
為擦亮「客家古邑·人文龍川」這一「金字招牌」,龍川開展了一系列保護文物遺址、弘揚歷史文化的工作。2018年,龍川成立了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領導小組,聘請廣東省政府特聘參事、暨南大學教授王元林為龍川縣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總顧問,指導創建工作,制定《龍川縣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規劃方案》。從2010年起,龍川先後修繕了越王井、正相塔、城隍廟等一批文物。龍川考棚、學宮、南越王廟和下塔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建會館的修繕方案設計已完成。
此外,為重現龍川千年古城風貌,龍川正以佗城為重點,對歷史街區、文化地段、保護範圍、歷史文物、歷史建築進行普查與分析,對集中成片的歷史建築、傳統格局等,做好規劃和修整;還重點對歷史城牆、古街道、店舖、姓氏祠堂、宗廟樓宇、客家民居、學堂等歷史文化遺蹟和標誌性古建築,進行有針對性的保護,力爭於2022年通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考核驗收。
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唱響龍川文化品牌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提升城市內涵、塑造城市形象的利器。龍川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客家先民祖居地之一,在這塊有着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土地上,繁衍了生生不息的客家子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客家文化,孕育了代代相傳的客家精神。
客家古邑文化墟活動「龍川考棚」重溫科舉考試
龍川客家文化源遠流長,民間文藝蜚聲中外。據統計,如今龍川縣有客家山歌、打馬燈、山歌劇、龍川雜技、手擎木偶戲、獅舞、老隆牛筋糕製作技藝、車田豆腐製作技藝、佗城豆腐丸製作技藝、着龍禾粄製作技藝、花燈製作技藝、金獅獅頭製作技藝、香火龍、船燈、竹木雕刻工藝、着龍李埔馬燈舞、古法榨油技藝等17項市級非遺項目,其中龍川手擎木偶戲、龍川雜技、着龍李埔馬燈舞3項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川非遺——打馬燈
近年來,龍川全面推進文化品牌工程,積極傳承龍川文化特質與精神內涵,非遺保護工作緊張有序進行,工作組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相關規定和國家、省、市相關非遺保護文件精神,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傳承工作,並已取得一定成效。
同時,龍川還組織、整編出版了有關龍川文化的多種叢書,諸如《河源市文化遺產普查彙編——龍川縣卷》《行走龍川》《古色龍川》《紅色龍川》《龍川非遺》等歷史文化書系,進一步擴大了龍川文化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龍川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領導小組將通過更加細緻的實地調查,記錄好龍川文化遺產,建立文化遺產數據庫,藉助文字、錄音、錄像等現代手段,搜集、儲存好各類文化遺產。同時,加強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龍川文化遺產並參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中來,努力把龍川文化納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發展體系,不斷提升龍川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唱響龍川文化品牌。
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打造最佳旅遊目的地
為了吸引更多海內外遊客,龍川正着力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大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將古街巷、古村落、古驛道等文化自然景觀串珠成鏈,做好大量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遊客和其他地區遊客的準備,實現文化價值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龍川城古城牆遺蹟
根據《龍川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3-2020)》和《廣東龍川縣「十三五」旅遊發展規劃(2016-2020)》,龍川正在全域構建旅遊產品,積極招商引資並全力推進環霍山生態旅遊度假區、佗城國際旅遊小鎮等旅遊重點項目,促進景區提檔升級。根據規劃,龍川還將積極鼓勵旅遊企業做好涉旅品牌申報工作,打好「千年古縣」這張牌,將全縣古村落、古驛道、紅色旅遊資源等串珠成鏈,講好「龍川故事」,開發龍川特色旅遊產品。
與此同時,龍川將推進省級現代服務業及古邑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佗城文化旅遊產業園、環霍山生態旅遊度假區、中央蘇區留守紅軍文化園等項目規劃建設,並積極發展農家樂、民宿、農業休閒觀光等鄉村旅遊項目。
隨着全縣全域旅遊的不斷發展,龍川將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歷史文化生態旅遊休閒的最佳目的地。
龍川旅遊攻略
佗城: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位於龍川縣最南端,是秦代古縣城,這裏的學宮、考棚、祠堂、古城牆,見證着歷史風雲,訴說着歲月滄桑。
龍川學宮:是廣東地區建設歷史最早,也是保存原有建築最多的學宮之一。其位於佗城鎮小東門,古時用以修研經書、培養學者之所,也是歷朝祭孔的廟宇和管理儒學的機關,亦稱孔廟,現僅存大成殿、明倫堂和尊經閣。據《舊志》記載,龍川縣於唐代始建學宮於城北,現存的孔廟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建築規模極為宏偉。
龍川考棚:始建於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為四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龍川自古以來科舉文化興盛,人才輩出。據統計,自唐宋以來,龍川有進士28人,舉人112人,秀才2000多人。
蘇堤: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大文學家蘇轍被貶為化州別駕,在龍川住了17個月,居所在白雲橋西。當時着湖屢遭東江洪水襲擊,千畝良田受災。蘇轍見村民田園年不保收,生活艱苦,便倡議村民在湖的東邊再築一堤防洪,從此年年旱澇保收。後人為紀念他,將此堤稱為「蘇堤」。
正相塔: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開元三年(公元715年)。南宋後期,曾有兩個文韜武略的「狀元宰相」一個是文天祥,一個是吳潛,都來過循州。其中,吳潛在他近70高齡之時仍向龍川學人傳播先進的中原文化和南宋理學,竭力為百姓造福。龍川百姓為紀念他,將塔取名為「正相塔」。
霍山:廣東七大名山之一,以奇特山形、清幽岩宇、悠久歷史而聞名。方圓10公里,海拔550米,是省級森林公園,是國家AAA級旅遊區。屬丹霞地貌,懸崖高聳,絕壁萬丈,橫空屹立,怪石嶙峋、千姿百態,令人歎為觀止。著名的景點有船頭觀日、玉麟玩月、雄獅吼風、橫岩傲霧、一線曙光、礱盂接佛等。
福建會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龍川縣老隆鎮,建於清代,為當時在龍川縣的閩籍商人投資興建的同鄉會會所。1923年彭湃兩駐該館營救農會幹部,1925年為東征軍左路軍的指揮部,1941年為營救香港文化名人的中轉站。
七目嶂:亦名七峰山,群峰競秀,主峰海拔1318米,比羅浮山(1296米)高22米,是龍川和粵東的最高山峰。
鹿湖禪寺:千年寶剎鹿湖禪寺,始建於東晉太和年間,坐落於四都鎮鹿湖嶂下的青山秀水中。整體建築氣勢恢宏、古樸壯觀,歷經千年,遠近聞名。
圖:朱維烈 黃濱娜 余碧玉 葉旭華 余麗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