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馮煒強報道:本港第三波疫情仍嚴峻,昨日報告新增80宗確診個案,是連續12日過百宗後首次回落至雙位數。其中,56宗和其他個案相關,另有24宗源頭不明。對於確診數字有所下降,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單日增80宗仍屬高,要看多幾日才可知道趨勢,強調防疫措施暫不宜放鬆,呼籲市民「忍耐多一陣」。另據報道,內地檢測支援隊抵港後,將協助開展大規模檢測。
亞博館已接收56名病人
張竹君公布,本港至昨日零點新增80宗確診個案,全部屬本地個案,其中56宗與之前確診個案相關,另24宗感染源頭不明。本港累計確診個案已達3589宗。昨日,另有初步確診個案50多宗。
新增確診個案包括:明愛醫院1名內科醫生和1名的士司機;旺角怡安閣StarGlobal直銷群組再多5宗,群組累計增至36人;安老院舍方面,大圍救世軍隆亨長者之家,及大埔道兆善護老中心,各有1宗新確診;李鄭屋順寧道敬福護理院,亦多2宗確診及1宗初步確診。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表示,截至昨早9時再有4人離世,至今共37人離世。昨再有78名確診者康復出院,累計出院2037人。在1243名留醫病人中,43人危殆,49人嚴重,1151人情況穩定。醫管局通報負壓病床已使用1256張,使用率75%,負壓病房已使用655間,使用率76%。另外,有56名病人在亞博館接受治療,鯉魚門隔離設施則共接收了200名病人,約300名病情穩定病人已轉到二線隔離病床。
2宗個案檢測結果有誤
張竹君表示,確診個案雖稍微回落,但總體仍很高,而且確診數字每日浮升,須多監察數日才知是否真正回落。她強調,現時防疫措施暫不宜放鬆,例如早前疫情放緩就出現大量社交活動,包括聚會和食飯等,呼籲公眾要繼續忍耐。
張竹君透露,早前公布的2宗個案有誤,分別是明愛恩翠苑護士及住慈正邨民政事務處員工,他們最後測試結果應屬陰性,卻被誤當陽性。她指,前者在送往亞洲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途中獲告知出現問題,隨即將其轉送瑪嘉烈醫院檢測,及後檢測報告為陰性;後者則仍未送院,局方已通知他報告是陰性。張竹君就事件致歉,並表示會和醫管局協調,如何更謹慎處理。
內地先遣隊進入工作狀態
被問及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抵港並將協助開展大規模檢測,張竹君說,若進行大規模檢測是好事,「香港檢測系統無能力進行,若有外來幫助是好事」。她說,大量檢測可找出隱形患者、減低疫情,但不能就此解決疫情。她強調,難以單靠個案追蹤遏止疫情,長遠要靠市民保持社交距離截斷傳播鏈。
昨日是內地支援隊7人先遣隊抵港第二日,隊員們與部分檢測機構人士會面,了解其運作狀況,以盡快適應檢測流程,協助特區政府抗擊疫情。支援隊隊長余德文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表示,香港公營機構目前只能每日做1萬個檢測,3家在港內地私人機構就有2萬到3萬,遠遠不足以應對防疫需要。支援隊主要任務就是協助香港展開大規模核酸檢測,希望可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檢測能力,力爭每日檢測量起碼達到10多萬至20萬,甚至更多。目前,他們已提出初步計劃,相信先遣隊很快會進入工作狀態。
全民檢測「難度很高」
【又訊】記者馮仁樂報道:內地檢測支援隊抵港協助本港開展大規模檢測,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如香港要做全民檢測,須要有「居家令」配合。他認為,全民檢測要如內地成功完成,需要市民一星期內不能外出,盡快安排人手上門收樣本,亦要安排政府人員協助購買生活物資等服務配套,「香港要做到難度很高」。
許樹昌:支援隊助港增檢測能力
許樹昌昨於電台節目表示,此前確診數連續12天過百宗,當中有不少來歷不明,令疫情存在變數,現時防疫措施只是局部有效,確診數字只能維持無法降低。他稱,現時衛生署實驗室雖已24小時運作,但由於場地及人手等有限,要等兩三天才有報告,情況不太理想,大量密切接觸者因檢測數量有限,導致隔離安排滯後。他相信,內地來港支援人員可協助香港增強檢測能力和籌建醫院,一旦再有大量群組和高危群組爆發時,亦可加快檢測和隔離。
許樹昌認為,實行全民檢測有難度,需配合「居家令」才有效,但現時仍有部分私人企業未實施在家工作,不少人持續在社區流動,病毒亦會照樣傳播。他指,即使要大規模檢測,亦不應採用自願模式,否則達不到效果。他建議政府以職業或地區作區分,集中檢測高危群組,包括收銀員及提供公眾服務的市民等。
何栢良籲18區設街站收樣本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若要進行全民檢測,必須較病毒傳播潛伏期中位數5天為快,即要4日內完成逾700萬人檢測,及安排初步確診人士到社區隔離中心。他指,即使內地到港人員在港建立一個新的檢測工廠協助提高檢測量,亦需政府動員每天收集200萬個樣本。他建議政府可考慮參考內地檢測安排,在18區設立多個街站來收集檢測樣本,或安排每日邊境大量不用檢測的豁免人士做檢測,會較有針對性。
何栢良又認為,本港疫情現階段未有放緩,相信會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