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頭村綠化地建公屋惹爭議

2020-08-09
来源:香港商報

  政府覓地建公屋,變相與民爭奪資源?鄰近西貢十四鄉樟木頭村及帝琴灣的一片綠化地(下稱:樟木頭綠化地),當局計劃改變規劃用途,用作興建3000多個公屋單位,預計可住近萬人。惟樟木頭村及帝琴灣居民指出,區內人口已近3000人,未來驟增萬人勢令本已緊絀的交通資源更嚴峻,居民上不到公共車輛是等閒,出入道路塞爆恐成常態。有關公屋工程更要在樟木頭村斬去3000多棵樹,以及搬走祖墳,村民指政府帶頭破壞生態,影響村落風水,冀聽從民意,另覓地方興建公屋。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樟木頭村綠化帶擬建公屋概念圖。綜合村民及政府資料

  政府擬建公屋住近萬人口

  樟木頭村及帝琴灣居民代表堅決反對在樟木頭綠化地興建高樓。左起 :樟木頭村村代表侯立輝及廖歡真、帝琴灣綠色地帶關注組委員尹鏡新、樟木頭村村務委員會成員侯立光及何家球、西貢北約鄉委會地區顧問李華光。記者 鄭玉君攝

  前大埔區議員、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地區顧問李華光表示,政府2017年提出18區每區有公屋,當時已作出意向,表明會研究樟木頭綠化地建公屋的可行性,當時村民已進行過反對建公屋抗議行動。沉寂兩年多後,今年6月23日規劃署終拿出具體建屋可行方案,諮詢西貢北約鄉委會,出席的村代表、村民,以及帝琴灣代表約百人。至7月14日,方案續諮詢大埔區議會。不過無論是鄉委會出席者,或是全體17名區議員,都一致反對在樟木頭綠化地興建公屋。

  按政府向地區人士提供的資料,初步規劃的興建公屋地點就在樟木頭村的後方叢林地,分別在村落的東面及西面兩地點,每地點預料興建3至4幢公屋,每幢公屋在45至50層之間,最高165米,兩地點共建3480個單位,可住9750人,在其中一個地點將興建有400個車位的商場。另外,為方便公屋居民出入,會興建4線雙程來回行車路接駁現有道路年豐路。從規劃上看,樟木頭村最受影響,將被公屋半包圍,而其中一個公屋地點亦接近帝琴灣凱琴居4座樓宇。

  紅圈所示為樟木頭村西面地盤,若建屋須斬去以千計樹木,後方高樓為銀湖天峰。

  帝琴灣居民指道路難負荷

  帝琴灣綠色地帶關注組委員尹鏡新表示,年豐路是2線來回,供樟木頭村及帝琴灣這些低密度住宅區車輛進出西沙路迴旋處,但由2017年開始,車流量倍數上升,已出現不勝負荷情況,現在兩住宅區的私家車共有千部,未來若真要建屋,大量工程車將令年豐路更擠塞,公屋建成後,出行車輛更大增,只有2線的年豐路必成樽頸位。

  年豐路雙線來回,居民指容量只供低密度住宅使用,未來若增近萬人口勢必擠塞。

  李華光指出,十四鄉一帶村民主要靠807K小巴,99及299X巴士接駁鐵路出市區,至馬鞍山及沙田,但樟木頭村位處中途站,小巴很多時上不了,巴士亦只有企位,未來若人口大增,將更難搭車,出入市區亦只能靠一種工具,就是徒步10多分鐘到烏溪沙港鐵站。

  村民指搬遷祖墳影響風水

  當局向西貢北約鄉委會簡介建屋計劃時,稱會影響6個祖墳,須要搬遷,但樟木頭村村代表侯立輝指看規劃範圍,須搬遷祖墳遠不止這數目。他說,在村後方、馬鞍山下的葬區,供6條原居民村落先人落葬,包括樟木頭、泥涌、輋下、馬牯纜、西澳及官坑,葬區是風水地,存在良久,而樟木頭就在馬鞍山腳下,馬鞍山形似將軍椅,鎮守山下村民,因此不能移動,但幾座公屋如屏風安插,破壞將軍椅兩側,不但影響村落及馬鞍山郊野的原有美景,亦影響風水。而興建的4線道路宛如一把鐮刀,狀若斬向樟木頭村。他說,村中長者知道風水可能受影響都深感不安。

  侯立輝 (左) 與尹鏡新視察受影響葬區的山墳,侯指在馬鞍山(遠方山巒)腳下的葬區是風水地,搬遷祖墳影響村落風水。

  西貢北約鄉委會主席李耀斌強調,村民並不是不關心港人住屋問題,但十四鄉、馬鞍山交通資源緊絀,當局反而要顧及村民,而不是跟他們爭奪資源。

[责任编辑:董岳昕]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