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議政】民主黨將何去何從

2020-09-03 02:07
来源:香港商報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 葉建明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指明香港特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不少於一年,直至第七屆立法會任期開始為止之後,特區政府刊憲公布,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按照《立法會條例》,指明2020年10月14日為立法會2020至2021年度一般會期開始的日期。

  民主黨第二輪民調

  距離新會期僅有40多天了,但反對派對是否繼續履職仍吵鬧不休。其中民主黨進退失據,先是表明傾向履職但要遵從「民意」,但當「民調操控大師」鍾庭耀的香港民意研究所「民調」出爐後,因為結果與民主黨的預估有出入,因此,他們推翻了第一次「民調」,再起爐灶,開始第二次「民調」,並表明,「服膺具有公信力民調結論」。

  民主黨為什麼要進行第二輪民調,顯然是心有不甘。其複雜心態,盡在這欲拒還迎、患得患失的民調表演上。雖然民主黨依然是立法會內反對派第一大政治團體,但影響力已今非昔比。或許正是如此,民主黨才更加進退維谷,特別「怕輸」。

  隨着香港激進勢力冒頭,這幾年民主黨不斷被激進勢力狙擊和左右,開始向激進勢力靠攏。黨內某些黨員更是勇武上身,這是香港政治生態惡化的表現。此次「總辭」由反對派中激進勢力提出,特別是那些在「初選中」「勝出」的激進分子。民主黨對此並不積極,而且社會上一些理性的親反對派學者也紛紛表示反對。不過,或許民主黨擔心一旦「兄弟爬山,各奔東西」後,在下一年的選舉中被激進力量報復和狙擊而落敗(這是有先例的),所以一而再地以民調遊戲來「定生死」——這倒有點像未成年人遊戲。當大家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以擲硬幣來決定。

  激進派的如意算盤

  激進派為什麼要求反對派議員總辭,其提出的「認受性」,「選民只給出4年授權,而不是5年」等理由,並無任何說服力,而且選民普遍對議員延任一年無異議。所以一旦「總辭」很可能就像一顆石子扔進水塘,蕩起一陣漣漪,在國際社會吸引兩天眼球罷了,對香港議會正常運作並無實質影響,更不影響經濟民生問題的解決。那麼事出反常必有妖,激進派為什麼逼迫反對派議員總辭,他們打的如意算盤是什麼?

  為了「協調」選舉,反對派7月搞了一場「初選」,不出意外,激進分子紛紛榜上有名,而傳統「泛民」不少不入列。激進分子們原本以為9月就能「金榜題名」,能踩着紅地氈入主立法會了,不料疫情令選舉延期,有「被提名者」更是早早地被選舉主任DQ,令大夢破碎。不過,如果僅僅認為是部分人無法上位而不忿導致的舉動,絕對是小看了激進分子的政治謀略。他們更看中的是,在未來的政治博弈中,激進勢力成為反對派的主流,掌控反對派的主導權。無論是「初選」激進力量大贏的結果,還是那些所謂「勝出者」建議實行「影武者」制度,由「初選」勝出者擔任留任議員的助理,以及薪金與「抗爭者」共用計劃,都露出了激進分子的狐狸尾巴。

  民主黨甘願被激進勢力裹挾嗎?作為香港較早成立的政治團體,民主黨曾經進入中聯辦有商有傾,在香港循序漸進走向民主的路上留下了歷史的腳印。最近兩屆特區政府中,有前民主黨負責人進入政府擔任局長、副局長,而問責官員須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免。這表明,中央對民主黨並沒有全面排斥,而且大膽任用民主黨中的人才,希望民主黨能成為香港的建設力量。

  民主黨應以香港利益為依歸

  民主黨要與激進分子比誰更激進,恐怕「道行」不夠,沒有出路。即使參與「總辭」,來年的選舉也未必樂觀。激進勢力與民主黨從來不是「兄弟」,激進派狙擊民主黨的先例並沒成為過去。同時,從歷史長河來看,香港眼下的激進態勢,不過是階段性的瞬間。隨着香港維護國安法出台,對於「激進行為」有法律規管,「港獨」、「勇武者」沒有了肆無忌憚的空間。況且,市民不會忍受香港長期動蕩,因為這不符合市民大眾的利益。當政治對抗的潮水退去,民主黨將何去何從?

  民調從來是可以操控的。「服膺具有公信力民調結論」完全是個偽命題。關鍵時候,需要做正確的選擇。走出是否延任的鬧劇,民主黨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真正以香港利益為依歸。

[责任编辑:董岳昕]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