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率先出台「信創10條」 穗黃埔爭當灣區信創第一區

2020-09-08 21:35
来源:香港商報

  9月8日,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系列活動——「中國信創黃埔論壇」在黃埔區科學城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出席並發言,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以下簡稱「信創」)產業上下游近兩百家知名企業參與。飛騰、華為、龍芯、海光等眾多國內信創領軍企業代表圍繞信創產業生態創新發展等話題進行深層次、專業化的探討。當天下午,《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發展辦法》(以下簡稱「信創10條」)正式發佈。麒麟軟件通用軟硬件適配測試中心(廣州)正式揭牌。

  當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依託以區塊鏈特色的中國軟件名稱示範區、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示範基地等平台,全力打造25.64平方公里的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重點構建區塊鏈、信創全產業生態,以中國軟件CBD為核心區域高標準建設中國廣州信創產業園,助力廣州市創建國家級信創產業基地,打造「中國信創黃埔樣本」。

  集聚兩大國家級通用軟硬件適配測試中心打造信創生態「黃埔磁力場」

  麒麟軟件作業系統的通用軟硬件適配測試中心(廣州)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揭牌。麒麟軟件有限公司作為央企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產作業系統的龍頭企業。在30年研發和20年產業化道路上,麒麟軟件取得了以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為代表的一系列成果,麒麟軟件已兼容適配軟硬件10000款。據悉,該中心是今年3月基於統信軟件的通用軟硬件(廣州)適配測試中心落戶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之後,另一家落戶該區的通用軟硬件適配測試中心。兩大國家級通用軟硬件適配測試中心的落地,將進一步加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國產晶片和國產作業系統上下游產業鏈建設,加速培育信創生態產業集群,構建更加完備的國產「晶片+軟件+雲生態」的安全可控信創產業生態,驅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新引擎。

  目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經集聚麒麟、統信、龍芯、飛騰、航天科工706所華南總部等一批重點信息創新產業「國家隊」。區內涉及信創業務的規上企業達50家,營收規模110億元以上,涵蓋含國產自主核心晶片、作業系統等基礎軟件、創新型基礎硬件和重點集成服務等領域。其中,麒麟軟件落戶的中國軟件CBD成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的信創產業高度聚集載體。目前一期已規劃超5萬平米空間載體「築巢引鳳」,包括統信軟件、飛騰信息等一批頭部企業已經入駐。

  發佈全國首個區縣級信創產業政策 最高200萬元獎勵

  作為全國首個區縣級信創專項扶持政策,該辦法從培育獎勵、成長獎勵、信創精英獎勵、平台獎勵、應用獎勵、基金支持、活動補貼等七個方面進行扶持,推動信創全產業鏈條要素整合優化和產業生態體系重構,創建國家級信創產業基地。辦法自2020年9月7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記者了解到,信創企業到黃埔發展,不光落戶有獎勵,房租和裝修也有補貼。「信創10條」規定,對新設立且經認定的、實繳註冊資本達到一定數額的信創企業給予最高200萬的落戶獎勵。這些企業入駐經認定的信創產業園,可按最高每平方米50元/月給予租金補貼,每年每家企業租金補貼最高100萬元;並一次性給予30%的裝修費用補貼,最高補貼100萬元。這些獎勵和補貼將加速信創企業在區內園區集聚落地,形成信創產業的「黃埔朋友圈」,實現聯動創新發展。

  當前國內信創企業大部分處於培育發展階段,前期研發投入較大。為了促進關鍵技術攻關,推動技術成果轉化落地,「信創10條」對列入信創適配產品清單且投入市場的信創產品企業,對年度研發經費投入超出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5%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補貼 500 萬元。

  此外,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還將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鼓勵設立5億元規模信創產業基金,為信創企業提供天使投資、股權投資、投後增值等多層次服務,推動信創企業發展壯大。

  在促進產品的市場應用方面,根據「信創10條」,該區將在3年內支持不少於5個通用軟硬件適配測試平台,按平台實際建設費用的30%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500萬元。同時鼓勵企業圍繞政務、教育、醫療、電力、交通、旅遊、司法等領域打造信創產品應用示範項目,3年內遴選不少於15個項目,按其實際投資額的30%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500萬元,形成行業領域內可快速複製和推廣的通用信創解決方案。

  在此之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大力實施IAB主導產業計劃,開創招商4.0模式,先後出台促進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四個「黃金10條」以及知識產權、人才兩個「美玉10條」,構成「金鑲玉」政策體系,「工業互聯網10條」「5G產業化10條」「新基建10條」等專項產業政策也應運而生。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政策支撐成為助推黃埔信創產業發展的「加速器」。(記者朱樺 通訊員張成 范敏玲 袁蝶影)

[责任编辑:黃逸]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