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晚報報道,隨着5G通信技術的發展,深圳的5G基站也越來越多啦!不過,它是否會有輻射?如果遇到5G基站電磁輻射的環境問題又該怎麼辦?
近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開展5G基站輻射科普宣傳活動。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日常生活中,輻射主要分為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兩類。一般而言,非電離輻射(例如光線及無線電波)的能力較低,不足以破壞物質的化學鍵。
相反,電離輻射有足夠的能量使原子中的電子游離而成带電離子,這個電離過程通常會引致生物組織生成化學變化,因而對生物構成傷害。一般所指可引起傷害的輻射,就是電離輻射。而5G基站輻射是普通電磁輻射(非電離輻射),與廣播、電視信號等輻射基本一樣。
該負責人解釋,電磁輻射是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環境中電磁輻射的來源非常廣泛,室外如高壓線、變電站、電視(廣播)信號發射塔、雷達、手機通信基站等,室內如電視、電冰箱、空調、微波爐、電腦、復印機等都會產生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如何?大家不必過于擔心,絕大多數情況下,電磁輻射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
「5G基站雖然本身是利用無線信號傳輸(即電磁輻射)來實現通信功能。」該負責人表示,電磁輻射普遍存在,但絕大多數情況並不可怕。當電磁輻射能量被控制在一定限度內時,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電磁輻射不是核輻射,市民不必過于擔心。
9月14日,監測人員來到福田區華強北茂業廣場附近的一個5G基站。5G天線就掛在路邊多功能智慧路燈杆上。監測人員在該基站水平距離3至15米處選取了不同位置,並采用電磁輻射分析儀對5G基站電磁輻射情況進行監測。監測結果顯示,該5G基站的電磁輻射值為3至5伏特/米。
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有關負責人介紹,國標《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對各頻率電磁輻射的電場強度提出了明確的限值要求。其中,5G基站頻段國家限值為12伏特/米。這意味着上述站點的電磁輻射情況符合國家標准。
「目前,5G基站因為信號覆蓋需要,不少站點鄰近居民樓。」該負責人提醒,運營商應合理規划5G基站站址。建設前,應進行電磁環境背景檢測,確保站點有相應的電磁環境容量。建設後,應在電磁環境規范檢測與管理的基礎上,保障公眾活動區電磁環境達標。
據介紹,今年以來,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針對市民反映的需要現場監測的5G基站,均派專業技術人員攜带監測設備上門監測,並解答市民的疑惑。與此同時,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還按照一定比例對通信基站進行抽樣監測。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市民應多了解有關電磁輻射的知識,加強安全防范。市民如果遇到5G基站電磁輻射相關環境問題,可以撥打12345或12369熱線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