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台北市長選舉 「藍白合作」有譜嗎?

2020-09-28 09:33
来源:台海網
    据台海网报道,日前,台當局「立法院召委」選舉中,國民黨在民眾黨的協助下,從16席「召委」中搶下包括「衛環」、「經濟委員會」等7席;其間除凸顯出國民黨扼守了與瘦肉精美豬進口相關的戰略要地外,也讓藍白合作抗綠露出了曙光。畢竟國民黨現今能量及政治操作功力太弱,無法對民進黨發揮制衡力道,故兩黨合作相互支援便為不得不的選擇。理論雖如此,但仍有許多變數會讓這條合作之路崎嶇難行。
 
  首先,藍白合作勢必得協調陣營內部取得默契或共識,政黨主帥能否壓得住內部衝突,是一大考驗。畢竟柯文哲陣營中和民進黨淵源深的局處首長及核心幕僚頗多,這也是柯P為何會以「是照議題,上會期不是全投民進黨?」來評價此次和藍軍在「召委」選舉的合作,以保持戰略模糊,安撫陣營內的親綠人士。 而深藍在國民黨中仍具影響力,對深綠屬性的柯P未必買帳,黨內特定政治人物仍有鐵粉支持,徐圖後進可能性仍高,對藍白合這種徒增變數的操作當然敬而遠之。
 
  其次,台「立法院」的議題合作雖是建立互信的打底工程,但要取得實際戰果讓互信深化,並非易事;畢竟兩黨「立委」人數加總也只有43席,離過半有一段距離,更無法撼動民進黨的61席,遑論「時代力量」及基進黨現仍力挺民進黨,綠軍優勢更加明顯。況且在議題的攻防中,議題屬性、合作形式、誰主誰從、抗爭力道、目標設定等,兩黨立場及態度勢必不同,協商難度隨之增加,都讓綠軍更有以逸待勞的空間。
 
  再者,藍白合作勢必得觸及2022及2024年的選舉合作,兩項選舉勢必掛勾討論,因為涉及利益太深,恐更難協調。
 
  以台北市來說,柯選擇、黃珊珊任副市長便是在累積和國民黨談判的籌碼,若國民黨推具冠軍相的蔣萬安。只要黃珊珊仍有相當的支持度,蔣要勝出仍有風險,特別是當綠軍空降陳時中等「大神」時;若黃的變數被柯控制住,亦即柯不推接班人參與角逐北市長時,國民黨勢必得交換選區或是資源給民眾黨,屆時除了得搞定傳統地方勢力外,也得讓民眾黨埋單,都是艱巨工作。
 
  特別是針對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柯坦言「直接準備」,但國民黨內在朱立倫、韓國瑜亦有企圖心的情況下,要如何協調更是燒腦,畢竟非綠陣營各推人選的情況下,綠軍候選人輕騎過關當無懸念;就算柯在2022年地方選舉多支持國民黨候選人,以換取2024年國民黨對其支持,國民黨作為在野第一大黨且黨內亦有企圖參選者的情況下,要挺柯P讓藍白合流,確實困難重重。
 
  最後,就政黨定位來說,藍白合亦有衝突,國民黨自己定位為最大在野黨且有重返執政之企圖,在缺乏戰將時屈居老二和柯合作,勢必虐心;民眾黨則定位跳脫藍綠,倘和藍軍合作豈不自己模糊了定位路線,說服力減弱。特別是在柯聲勢下滑的當下,合作或許更不利於選票擴張。
 

  但現實的問題是,非綠的藍白陣營若無法合作,勢必會被綠軍各個擊破,如何克服前述障礙結盟抗綠,還真得讓兩黨高層傷透腦筋。 

[责任编辑:刁瑾玲]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