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月廣東特殊監管區進出口超5000億元

2020-12-05 10:08
來源:香港商報網

 海關支持廣東綜保區轉型和建設發展取得成效。據海關統計,1-10月,廣東綜保區和其他類型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值5257.3億元,同比增長9.9%。年內廣東獲批新設梅州綜合保稅區,轉型設立廣州南沙、廣州黃埔、深圳前海、深圳坪山、汕頭等綜合保稅區,省內綜合保稅區數量達到10個,為穩住外貿基本盤注入新動能。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自貿處處長黃祖活介紹,今年以來,廣東省內海關推進廣東省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及轉型升級,積極落實好國務院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21條措施,推動綜合保稅區建設「五個中心」。目前已在廣州白雲機場、南沙、深圳前海、東莞虎門港等綜合保稅區初步建成了華南保稅醫藥分撥中心、航空租賃中心、進口食品分撥中心、文化保稅創意中心、中轉集拼航運中心、區域性檢測維修中心等各類新型業態。

 深圳現有鹽田、坪山、前海三大綜合保稅區,據粗略統計以佔全市不足0.5%的面積貢獻了深圳外貿總值的兩成以上。深圳海關結合綜保區區內企業的經營實際和現實需求,指導有內銷需求的企業用足用好政策紅利,大力推廣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促成區內物流企業可以利用保稅倉儲資源存儲國內非保稅貨物,實現保稅貨物與非保稅貨物「同倉存儲」「集拼分撥」。這樣,能有效幫助鹽田綜合保稅區企業充分利用區內保稅倉儲富餘資源,面向國內非保稅市場開拓業務,實現國內外兩個市場統籌發展。

深圳前海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合格驗收 王亞芬攝

 梅州綜保區是廣東省首個內陸型綜合保稅區。為推動梅州綜合保稅區建設,海關會同地方政府,積極推動梅州綜合保稅區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梅州綜保區做好卡口、圍網、查驗場地、檢驗檢疫處理區及信息化系統等規劃建設,實地解決多項技術性問題。同時,積極向海關總署申請,取得梅州綜合保稅區關區代碼「6046」和國內地區代碼「44146」,意向入區企業可憑相關代碼辦理海關業務,提前適用部分綜保區政策優惠,大大縮減企業入駐周期。目前,已經有盈方高科孵化園、廣東伯希尼酒業、中新集團汽車零部件製造、卡萊(梅州)橡膠製品有限公司等重點項目意向入駐梅州綜保區。

深圳海關所屬蛇口海關助力深圳前海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業態發展 關軒攝

 黃祖活表示,下一步廣東省內海關將繼續全力支持綜合保稅區發展成為功能齊全、政策優惠、體制創新的先行區,為廣東外資外貿發展提供新動能。(記者黃裕勇、通訊員陳琳、謝越)

[責任編輯:楊亮]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