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舉辦第六屆創新經濟論壇

2020-12-07 12:59
來源:香港商報網
    12月6日,在2020綠色發展城市論壇暨第八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召開同期,「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第六屆創新經濟論壇」在深圳啟幕。論壇邀請多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線上齊聚,共同探討如何戰勝疫情,實現經濟創新增長。本次活動由國家發改委、廣東省發改委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導,哈工大(深圳)和鳳凰網財經研究院聯合承辦、前海傳媒支持。
 
線上論壇嘉賓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世錦建議,在「十四五」期間,國家應對單位GDP產出的碳排放強度,進行定期公布。
 
    在新基建方面,劉世錦認為新基建本身應該是綠色的,新基建所服務的對象也應該是綠色的,所以新基建必須符合綠色發展的要求。劉世錦表示,新基建確實發展前景非常廣闊,應該按照市場規律來進行決策,最好由企業自己根據市場的發展、市場的需求來做出投資的決定。政府更重要的是提供信息,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培育人力資本。他強調,政府應關注壟斷問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劉世錦表示,強調綠色發展,除了新基建相關的技術應該是綠色的之外,還有很多綠色技術也需要推廣。
 
    中美綠色基金會董事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發展規劃司原司長徐林提出六點建議:第一,要進一步加大節能的力度,特別是在節能技術的創新和推廣方面要做更大的努力。第二,要進一步加大率能的替代,特別是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燃料電池等一些先進的技術,同時在這個基礎上加大整個經濟社會的電能替代。第三,要進一步強化低碳城市建設的倡導,特別是城市的設計、規劃,包括建築設計都要用低碳甚至是碳中和的理念來進行規劃和設計。第四,要進一步加大植樹造林和森林碳匯的建設。第五,要進一步推廣實行碳排放的額度控制和交易機制。第六,要推行綠色低碳領域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的自由貿易制度,在構建全球多邊自由貿易體系的時候,值得把綠色低碳領域的技術、產品、服務,包括投資的自由貿易和便利制度,把它作為一個命題提出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終身講席教授魏尚進以「全球氣候倡議需要的三項行動以及中國可以引領的創新」為題做了主旨演講。他認為,中國宣布將超越自己在巴黎協定的承諾,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此背景下,怎麼能讓各國為提高減排而努力,能否有一個激勵機制?魏尚進建議應該考慮三項工具,通過它們背後涵蓋的企業參與創新。這三個工具首先是可以考慮碳排放專門的關稅;其次,建議可以增加碳排放的一個前提要求:一個國家做碳排放、減排的努力,應認定為國際援助的條件之一;再次是加大再生能源、新能源建設。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良友介紹,三峽集團是從建設三峽工程起家的,也建設了烏東德、白鶴灘和向家壩、溪洛渡這樣世界級大的水電。同時,現在圍繞著清潔能源和清潔發展,又發展了新能源,風電光伏板塊以及國際業務,還有綠色發展、環境保護、生態保護的板塊。
 
    復旦大學特聘講席教授馬丁·德·容以「可持續-智能-適應性-低碳-生態-知識城市」為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認為,在使用和發展智能可持續的城市標籤過程背後,存在著完整的交易。如果一座城市標籤是創新城市或知識城市,亦或低碳城市,那就應該知行合一。單一的口號、建築、基礎設施和奧運會等活動,都有助於打造城市品牌。(記者 黃鳳鳴)
 
[責任編輯:趙書琪]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