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來到第四波,相信大家已習慣留家享用外賣,對外賣App也不會陌生,在手機完成落「柯打」並付款,便可輕鬆在家坐等美食送上門,更不時有各種優惠。本港現時有3大人氣外賣App,包括Foodpanda、Deliveroo(戶戶送)和UberEats,形成三強鼎立局面,它們各自有什麼取勝之處?
近年有不少外賣平台冒起,疫情更令這些外賣平台的訂單量急增,港人常用的外賣平台包括Foodpanda、Deliveroo及UberEats,三大龍頭業務均遍布全球多個國家,當初攻港也是看中本港外賣市場的潛力。
3間之中在香港開業時間最長的是Foodpanda,公司早於2012年在東南亞成立,現時總部位於德國,至2014年登陸香港市場。為鞏固香港市場地位,Foodpanda於2015年先後收購Koziness及Dial a Dinner等同業。其母企Deliver Hero於2017年在德國掛牌上市。
Foodpanda運費平 市佔領先
據數據平台「量數AI」資料顯示,Foodpanda今年5月的香港市場份額達到63%,為3間龍頭中最高,而且市場份額於今年內有持續擴張趨勢,今年初份額已佔約50%。
Foodpanda現時與超過7000間食肆合作,從小店到米芝蓮餐廳俱全,送餐範圍覆蓋也較廣。運費相對平是Foodpanda的競爭優勢之一,運費會按送遞距離計算,低至15元起,除此之外,訂單不會有任何附加費用,但部分餐廳或設最低消費。至於Deliveroo及UberEats的基本運費由20元起。另外,Foodpanda是3間外賣平台唯一接受消費者以現金付款,另兩間則只支持信用卡付款。
業務拓展方面,看準日用品網購需求日增,Foodpanda去年推出Pandamart品牌,增設外送生活用品服務,打破外送食物的框框,包括提供便利店和超市等外送服務。
Deliveroo菜式多 營運模式獨特
另一龍頭Deliveroo於2013年在英國倫敦創立,現時是英國第三大外賣平台,公司並於2015年正式登陸香港。Deliveroo據報計劃2021年在倫敦上市,外電估計市值可能高達50億美元(390億港元)。
Deliveroo出名與多家知名大集團合作,菜式種類比較廣泛,合作餐廳數目超過6500家,送餐範圍涵蓋全港17區。公司又推出月費計劃,吸納忠實用戶,顧客每月支付98元月費,便可在一個月內無限次免運費訂餐,即月訂5次就回本,但每次訂餐可能有最低消費金額。
雖然Deliveroo勝在菜式選擇較多元化,但運費或較高,訂單金額不足50元可能會被收取小型訂單費用,另外每張訂單會收取2元服務費。部分餐廳也可能另設最低消費金額。
據「量數AI」統計顯示,Deliveroo今年5月的香港市場份額約30%。不過,其市場份額曾於去年5月達到57%,領先於同業。
想比之下,Deliveroo的經營模式或更吸引眼球,公司引入共享廚房「戶戶小廚」,主要為不同品牌餐廳於當區提供中央廚房場地,營運外賣或自取服務,幫助合作餐廳在減省租金等成本下擴充生意,提升收入。另外,Deliveroo亦於今年10月宣布推出生活雜貨送遞服務,期望約一年後該服務佔總收入10%以上。
UberEats不設最低消費 最親民
最後一間UberEats,是港人熟知的網約車平台Uber,於2014年「踩過界」推出的一項餐飲外送服務,也是Uber首個延伸產品,品牌2016年正式進駐香港。不過,UberEats卻暫時未能充分利用上Uber車隊網絡優勢,因為香港交通繁忙,有別於外地以私家車送外賣,香港市場暫時只用電單車及步行方式送餐。
UberEats目前與超過2500家餐廳合作,其競爭優勢之一是不設最低消費,有別於Foodpanda及Deliveroo部分餐廳設最低消費,而且每單的運費一律20元,適合一些單獨叫外賣或消費不高的人士。
據「量數AI」資料顯示,今年1至5月,UberEats在香港的市場份額介乎9%至13%。
去年修例風波加上今年疫情,令外賣平台更加活躍,但以往不少評論認為,香港不利外賣平台發展,例如物流成本高,但也有意見認為,香港人口和餐廳密集,實際送餐需時不多,用電單車或單車,甚至徒步可以送達,成本可控,是一大商機。
專家:培養用戶習慣轉變為關鍵
香港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發展協會會長朱偉標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外賣平台在香港發展有利有弊,「港人對科技的接受程度較高,而且對飲食文化重視,對外賣平台發展有利,但同時香港本身市場太細,當行業出現一間獨大的壟斷情況,要生存第二個player(參與者)都不容易,行業競爭很大。」他補充,特殊情況令外賣需求突然增加,當需求回歸正常後,料行業面臨整合,平台化趨勢亦會減少。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亦質疑,「現在有疫情,外賣需求很大,大大小小外賣平台很多,但當疫情退卻後,行業是否能容納這麼多外賣平台呢?就好像做口罩,現在很多口罩廠蝕錢退場。」他認為,外賣平台的發展前景需視乎疫情後外賣需求能否維持,同時平台需想法增加用戶黏性。
朱偉標指出,香港網購平台的特色是主要靠優惠吸客,認為這種經營手法需要改變,以內地為例,網上消費已成為一種習慣,商戶毋須透過優惠刺激消費行為,若香港的平台能順利過渡至這一階段,其生存空間將更大,培養消費者習慣改變是平台的成功關鍵。(記者 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