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集結中小企力拓線上商機 打造本土跨境電商品牌

2020-12-23 01:08
來源:香港商報

 今年以來,疫情衝擊本港各行各業,特別是內外皆困的零售業更是陷入寒冬,如何破冰、求生、找到新出路是業界不斷思考的問題。危機之中總是蘊含著商機,疫情催生了許多新業態,比如「宅購物」、「帶貨直播」等,同時也給傳統線下模式的本地零售以震動,靈活應變、順勢而為才能打開新天地。對於零售業如何尋找突破口,受訪專家表示,本地企業在拓展網上商機仍有不少發展潛力,集結中小企打造本土跨境電商品牌是很好的思路。此外,還須與大灣區其他城市開展合作,借鑒前海免稅區經驗,或有機會將大灣區打造成為「商品特區」。

 疫情之下本港零售業面對沉重壓力。根據港府統計處最新零售業銷貨額顯示,本港前10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按年下跌27%。今年10月零售銷售的按年跌幅顯示收窄,反映10月份消費情緒因疫情穩定而稍為好轉。不過,專家認為,跌幅收窄並非預示本地零售業復蘇。本港零售業以往由本土消費和遊客消費帶動,疫情下,本地零售只依靠基本的民生消費,中高檔消費品就銷情慘淡,奢侈品更受打擊。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出,除了去年黑暴和今年疫情影響外,其實香港本地的零售業自身存在一些結構問題,以往較忽略線上銷售,需要尋找突破點,轉向線上拓展是必然趨勢,應該盡快推動線上銷售。

 拓展本地零售方面,廠商會今年舉辦「網上工展會」,共160家參展商在線上銷售商品,使市民可足不出戶在該網絡平台購物。該展會將持續至明年1月20日。據悉,今年的「網上工展會」以實體工展會為藍本,並以虛擬技術呈現,市民可在平台上逛「香港名牌廣場區」、「生活家居區」、「美容保健區」等六個虛擬展區,並可以即時使用電子優惠券享受優惠。

 應搭建官方銷售渠道

 電子商貿方面,內地近年發展得很成功,本港電子商貿發展相對較弱。莊太量盼望香港有本土品牌能夠成為標誌性電商。他提到,目前香港最為普遍網上銷售渠道依託淘寶香港,目前在淘寶香港上售賣的香港產品有限。鑒於本港零售業中小企的資源亦有限,希望政府可以提供官方渠道,支援香港的中小企集結起來,形成本土的品牌,並透過該渠道助香港零售業進軍內地。

 對於香港零售的整體前景,莊太量依然感到樂觀,因內地旅客的消費能力以及對於香港的興趣仍非常大,只要港府搭建好合適的平台,本地中小企找準渠道和定位,機會猶存。

 然而,購買貴重物品時,大多數消費者更傾向於線下傳統商家購物。莊太量認為,香港名貴奢侈品店在做線上銷售時,要完善安保、運輸以及相關的保險,藉此取得消費者信任。莊太量指出,即使物流和保安做得好,購買名貴奢侈品時,消費者的體驗和滿足感是線上交易無法達到的。現代科技更注重效率、標準化以及降低成本,而零售屬於服務業,注重人的感受和體驗。因此,當銷售形式轉變時,服務水平和品質就需要補足。他舉例道,如客人網上消費達到10萬元以上,是否可以考慮由品牌專人甚至是經理、店長,親自送貨上門,這不僅針對內地顧客,亦適合在疫情下對於奢侈名品店有需求的香港本地客。

 大灣區商品特區或可成

 化妝品同業協會監事長何紹忠坦言,香港零售主要靠本地客支撐,而目前大多數零售從業人員會用小程式或是直接和客人溝通,但要成為真正的電商仍有一段發展過程。他指出,目前本港零售業面臨最大的壓力或是來自租金,希望政策給予租戶更大的彈性;而零售復蘇最快的方式是期待香港和內地通關,預計最樂觀要到明年4月才可以實現。

 對於本港零售業如何突破瓶頸,何紹忠認為,最重要是把握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跨境電商是很好的思路。他續說,香港可以發揮在知識產權、監察以及產品質量方面的優勢,和大灣區內地城市開展合作,從前海免稅區的思路來看,或有機會將大灣區打造成為「商品特區」。(記者 呂希蘊)

 業界聲音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

 香港本地零售業存在一些結構問題,以往較忽略線上銷售,需要尋找突破點,轉向線上拓展是必然趨勢,應該盡快推動線上銷售。

 化妝品同業協會監事長何紹忠

 香港可以發揮在知識產權、監察以及產品品質方面優勢,和大灣區內地城市開展合作。借鑒前海免稅區的思路,或有機會將大灣區打造成為「商品特區」。

 跨境電商平台Vcart正品國際負責人王玉華

 網購對於零售來說是大勢所趨,從業者在對接資源時需要做好每個環節的銜接,尤其從消費者角度多做考慮。

 網購大趨勢 創新多模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及要支持港商拓展內銷渠道、對接電商平台,而粵港合作為港企提供政策諮詢、培訓和企業對接服務。在此之前,其實已有港商留意到了這些機遇,率先成長了起來。

 跨境電商平台Vcart正品國際負責人、港商王玉華去年創建跨境電商平台Vcart國際正品,以微店形式將採購到的國際貨品,輸送至內地市場,內地消費者透過該平台就可以線上採購。今年疫情對於傳統零售打擊巨大且持續時間長,不過Vcart在香港部分的採購業務未受到明顯影響。平台創建運營至今進展順利,即使是疫情期間,亦得到了不少內地消費者支持。

 在創建Vcart之前,王玉華從事傳統服裝配件加工出口生意。2015年前後,她留意到經濟模式轉變,發現了內地市場對於進口商品的需求,以及香港具備的採購商品優勢。結合她曾經在內地開設生產線的經驗,鎖定了珠海,透過之前結交的生意夥伴,她更認識到內地銷售機構,得悉國家將會大力推廣「跨境電商」。加上當時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除了原有的成本優勢,還可利用珠海的交通優勢。

 王玉華說,Vcart有幸得到珠海市政府支持,加之供貨商對於香港的貨源很感興趣,更在珠海設置了平台實體店作為產品展廳,提供實體店讓內地顧客選購。

 在跨境電商這條路上,王玉華認為隨着消費者購物方式轉變,資訊發達的當下,消費者很容易做比較。B2C作為電商的一種模式,是一種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商業零售模式,可以減少價格成本,同時透過平台為顧客提供更多產品選擇。她提醒,香港中小企需要意識到網購對於零售來說是大勢所趨,其次在對接資源時需要做好每個環節的銜接,尤其從消費者角度多做考慮。

受疫情影響,線上銷售成為新業態。「香港美酒佳餚巡禮」以「線上+線下」形式進行。

 港青帶貨香港品牌

 除了從業者,其實港青也越來越熱衷於尋找電子商貿的機會。今年9月,由香港青年電商促進會和大灣區共同家園發展基金共同主辦的「港真靚貨」大型公益網上直播帶貨活動,助力帶貨香港品牌,當晚有2200萬網民在線觀看,產品曝光率超強,港青原創品牌商品在當晚也成功售罄,取得很不錯的成績。

 香港青年電商促進會會長程陽春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為港青提供了很多的創業機會和工作選擇。面對電商機遇,他認為協會可透過培訓、搭建商業渠道、政策等多個層面,幫助港青參與到內地互聯網電商發展紅利之中。他期望可以透過協會,架起兩地貨品及直播電商產業鏈的橋樑,促進兩地商貿融合。

 【他山之石】日本便利店疫市有新招

 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作為港人熱愛的旅遊目的地日本,零售業同樣受到很大打擊。不過疫情之下,日本便利店銷售逆市向上。根據日本今年10月最新的銷售數據,日本人均在便利店的消費金額按年增長6.9%。參考日本便利店的運營新思路,或許可以為香港零售業界帶來啟示。

 疫情促成了全球「宅經濟」的誕生,這一點在日本被稱為「趴窩經濟」。日本便利店產業一向很發達,惟近年由於線上購物興起,去年開始日本便利店數量首次回落。

 不過,日本便利店位置接近居民的生活區、24小時營業,疫情下更開展了配送服務,例如羅森(LAWSON)與網約車Uber合作,網約車也可配送商品到便利店。另外,日本的7-11將網購平台優化,客戶下單後最快可在60分鐘內收到貨品。可見善用日本便利店的物流系統,是一條新財路。

 利用科技推動創新

 香港人口密集度高,住宅密度亦高,如果參考日本便利店的位置分布,即使派送,在距離和運輸成本上都不會帶來太多問題。完善供應本地購物的線上平台,同物流運輸的企業合作,既可以為市民帶來便利,亦可以解決疫情下保持社交距離的安全購物,可謂一項雙贏的嘗試。

 另外,疫情期間,日本將數字科技與消費者對於安全購物的需求結合,並深化普及,加強了網上訂購、無人收銀,以及虛擬試衣等服務,利用科技手段推動傳統零售業態的創新。

 對香港來說,服裝、化妝品等也可推出線上試衣等功能。至於網上訂購方面,本地電商平台亦可囊括超市產品,保健品、藥品以及服裝、寵物用品等其他的零售店,將中小型商戶的商品資源集合起來,透過平台輸送到更多有需求的市民手中。

[責任編輯:徐麒釗]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