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兩區政策為京港金融合作帶來前所未有發展機遇

2020-12-23 22:49
來源:香港商報網

 由香港商報、香港金融發展協會、中國香港(地區)商會、全球商報聯盟共同主辦,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香港商報北京辦事處承辦的「2020中國金融創新發展論壇」23日在京舉行。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妍在論壇上表示,當前北京正在加快推動示範區、自貿區兩區建設,這為京港金融合作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她還表示,支持北京優質企業在港股上市,今年以來北京地區新增赴港上市企業17家,融資額將近500億元人民幣。

 金融合作是京港兩地經貿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妍表示,香港作為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在金融業開放、金融市場建設等方面有許多值得北京學習借鑑之處。 她介紹,當前兩區建設正在加速推進,金融領域正在倒排時間表,加緊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細取得突破。在兩區政策之下,京港金融合作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歡迎香港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到北京發展,把握好兩區建設的大好機遇,同時也會進一步加強和香港金融監管部門的合作,進一步加強在金融機構、金融人才等各方面的溝通交流,促進京港兩地優質的金融資源雙項流動,雙方的合作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支持北京優質企業赴港上市

 李妍介紹,因為香港市場是北京很多企業包括中關村的企業非常有意願上市的地點。北京市現在實施企業上市的「鑽石工程」,通過鑽石指數客觀評價上市公司的科創屬性和科創能力,「現在也有很多企業來申請測評,我們會為它做全方位的評估,這樣它能夠清楚自己的長項和短板在哪裏,距離上市還有多遠的距離。通過這些方面服務,我們支持北京的優質企業能夠向科創板、創業板、港股上市。」

 截至目前北京地區境外上市企業312家,其中包括赴港上市企業213家,佔比大概68%。赴港上市企業融資額達到1.2萬億元人民幣。李妍介紹,今年以來北京地區新增赴港上市企業17家,融資額將近500億元人民幣。按照北京市的企業上市補貼管理辦法,對上市企業包括擬上市企業在不同階段都有補貼,對於赴港上市的企業,也是參照A股上市的標準,同樣給予支持。

 北京正計劃出台營商環境4.0版本

 李妍介紹,北京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在市場基礎、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等方面都具備了領先優勢和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在市場基礎方面,北京的金融業資產規模已經超過了150萬億,約佔全國的一半,持牌金融機構總部800餘家,同時北京的資本市場也持續完善,現在新三板改革正在加緊深化。在北京創投和股權投資非常活躍,合作對象非常廣泛。營商環境方面,2017年以來北京致力於推動營商環境改革,先後推出了營商環境1.0、2.0、3.0的版本,目前正計劃出台4.0版本。另外建立了服務管家制度,對於來北京發展的重點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配備市區兩級的金融管家,市級的金融管家由北京市金融局作為專業管家,北京市投促中心也配備管家為大家服務。

 協調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加緊支持落地北京兩區政策

 金融改革和創新方面,「十四五」時期北京提出了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也明確了2035年碳排放提前達峰,並持續下降等環境目標。李妍表示,按照這個目標,北京會大力發展綠色金融、金融科技,打造國際綠色金融中心,全球財富管理中心等方面。特別期待和香港的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加強交流、合作共贏。

 最近北京正在大力推進示範區、自貿區兩區建設。李妍透露,最近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正在密集協調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加緊支持落地北京兩區政策。她介紹,北京在兩區政策之下,目前已經形成了全國最優、力度最大的開放政策紅利。 首先,金融開放方面,兩區政策建設中,金融領域的分量非常重,一共推出了102條政策措施,幾乎涵蓋了當前國家金融改革開放中各類的金融業務領域,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各個方面。金融科技也包括了推動本外幣一體化開放,本外幣合一的跨境資金池。最近人民銀行已經正式批覆了人民幣投貸基金設立,另外也支持設立國際國內的平行基金,證監會12月10號批覆了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的份額轉讓試點,這些都是開創性、突破性的政策。

 此外,實施中關村非金融企業外債向下逐步兌換方面,也在全市範圍開展試點,加快實施外資金融人才15%的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這個政策也是我們各金融機構非常關心的政策。這些舉措可以說在國內具有突破性、力度空前的,也推動北京成為國內金融開放的新高地。」

 普惠金融方面,北京市建立完善了金融服務快速響應機制。李妍介紹,從去年開始搭建推出北京暢融工程,實現政、銀、企多方常態化對接機制,目前已經線下線上累計服務金融機構2300餘家次,對接企業將近5千家。通過該機制,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之間信息互通和精準高效的對接效應,目前在不斷顯現。 「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通過這樣的對接機制我們希望能夠提升對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的服務。」

 另外在提升融資便利度方面,北京建立了金融公共數據專區,該數據專區會聚了涵蓋200餘萬市場主體的3千項高價值的數據,北京政府方面的數據包括稅收、海關、工商各方面的數據,大概10個方面,也會聚在這個平台之上,幫助銀行和企業互相了解信息,也助力企業進行首貸、續貸、確權等信貸業務。目前這三個方面的業務金額已經超過了500個元。由北京金控集團搭建的北京小微企業金服平台,註冊企業已有3萬餘家,合作金融機構3千餘家,通過這個平台為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金額,現在已經有幾百億。

 即將率先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的創新監管試點

 金融科技方面,現在在北京在建設全國的金融科技示範區,目前已經入駐了一批金融科技的頭部領軍企業。李妍表示,北京的金融科技可以說是示範作用和影響力日益增強,第三方評價排名之中,包括國際和國內的第三方機構,北京金融科技位列全球第一。目前大家非常關注金融監管沙箱的進展和運作,北京方面是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金融科技的創新監管試點穩步推進,已經有兩批17個項目應用,17個應用項目入箱,包括持牌金融機構申請的項目,也包括持牌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聯合申請的項目,進度和範圍在全國都是領先。監管沙箱第三批項目也即將對社會公示,數字人民幣試點現在也在加緊批示,北京市的試點場景是冬奧場景。另外,自貿區政策裏面有一條,要建設數字貨幣試驗區,目前冬奧場景在冬奧組委所在的首鋼園區,已經全面開展完了測試,涵蓋整個冬奧的全場景測試現在都已經基本完成,在北京首批應用場景也有望在近期落地。

 「在證監會的指導下,我們也即將在全國率先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的創新監管試點,目前這項工作我們配合證監會正在加緊推進。」李妍透露,同時也在推進一批國家級的重大項目落地,後續會在重大場合發布這些信息。(記者 張麗娟)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