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科學探索獎」簡介會在線舉行。本次簡介會由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香港科學院、京港學術交流中心主辦,向香港各大專院校研究人員、學者介紹獎項整體情況及申報事項。簡介會共吸引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的70多位學者參加。
「科學探索獎」於2018年11月,在騰訊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聯合楊振寧、饒毅、施一公、潘建偉等14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該獎項每年獎勵人數不超過50人,每位獲獎者將獲得總額300萬元人民幣的獎勵。
「科學探索獎」涉九大科學領域
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嫵蓉介紹說:「科學探索獎」獎勵領域覆蓋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九大領域,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新材料、天文和地學、生命科學、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製造、交通建築和前沿交叉。她表示:「科學探索獎」獎勵未來、獎勵人才,獎項獎金供獲獎者自由支配使用,可用於個人支出項目,以緩解青年學者面臨的生活壓力。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徐海山主持了簡介會。
香港科學院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徐立之發言,鼓勵更多香港青年科學家參與「科學探索獎」的申報,努力推動科學的創新發展。徐立之表示,創新是99%的參照和1%的原創,青年科學家需要廣泛地學習他人領先的科研成果,以豐富自己的研究領域,從而得以突破;不同科研領域也需要「有機結合」,需要有充分認識、積極溝通、互相合作,以形成科創生態鏈。
2020年有三位香港科學家獲獎
獎項於2020年首次向港澳地區開放,有3位港區科學家獲獎,分別是香港城市大學王鑽開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顏河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何旭華教授。會上,王鑽開表示,「科學探索獎」不僅展現獲獎者的學術影響力,也具有社會影響力。顏河特別提醒申報者,在同等條件下,獎項優先支持女性和35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何旭華則表示,申報需要的材料相對簡潔,但獎項更關注未來,鼓勵探索前沿性、突破性的問題。
會上,「科學探索獎」秘書處就申報流程、注意事項等問題進行了解答。秘書處工作人員介紹說,年齡不超過45周歲,取得博士學位,且全職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可以按照相關指引,通過「科學探索獎」官方網站(http://www.xplorerprize.org)進行申報。本年度的申報截止日為4月15日,之後將由評審委員會獨立開展評審,獲獎名單預計在2021年9月揭曉。
「科學探索獎」是什麼?
「科學探索獎」目前已經資助了100位優秀的青年科學家。 「科學探索獎」設立的出發點是探索社會力量支持基礎研究的長效機制,鼓勵青年科學家勇闖科學「無人區」。履行社會責任、投身公益事業,也是騰訊公司應盡的義務。
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在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表示:「我們必須樹立更高的科研志向,做出更多從零到一的原創研究成果。」他亦對獎項寄予厚望,衷心希望「科學探索獎」不斷進取,創造更多好的經驗,在推動我國科技進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面向未來、獎勵潛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自由探索
面向未來、獎勵潛力、鼓勵探索,是「科學探索獎」的宗旨。 2021年「科學探索獎」依然保留「新星機制」,將至少5個獲獎名額留給35歲及以下的優秀申報人。到目前為止,「科學探索獎」共產生了15位35歲及以下的獲獎人,充分體現出獎項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初衷。
「科學家說了算」——評審工作不斷優化
過去兩屆「科學探索獎」共收到2500多份申請,產生了100位獲獎人,獲獎比例約為25:1。秉承「科學家說了算」的原則,堅持客觀公正評審,是「科學探索獎」一直以來堅持的方向。
「科學探索獎」評審委員會由近100名資深科學家組成,他們對獎項評審傾注了大量心血。同時,在2020年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超過800名「兩院院士」參與其中。僅在提名推薦階段,就有13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和100多位發達國家的院士參與進來。
自首屆舉辦以來,「科學探索獎」持續徵求評委的意見,斷開式評審、對「打招呼」零容忍、更為嚴格的迴避制度……這些不斷優化的評審規則和機制,成為獎項風清氣正的保障。
「「科學探索獎」的成功,證明在中國當下社會情況下,同行評議是能做好的,學術評價是可以做好的,讓大家增強了信心。」韓啟德表示。
成果豐碩、突破不斷——往屆獲獎人「含金量」高
從2019年獲獎人的年度進展報告看,他們做出了多項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Cell及其子刊發表論文近30篇,這體現了國際科學界對獲獎人基礎研究實力的認可。
發現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實現新冠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損傷無創評估、證明「量子優越性」的「九章」……過去一年,獲獎人的工作體現出極高的「含金量」。他們有多人擔任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首席科學家,致力於關鍵領域的科研攻關,是國家科技事業未來的中堅力量。
「科學探索獎」聯合發起人、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表示:「我們選拔出的這些年輕人,我相信有相當一部分,未來能夠脫穎而出。我們的工作,對科技人才的培養有着非常長遠的意義。」
「人才是科學技術的根本。我們需要更加主動地發現人才、關愛人才,支持他們自由探索、樂在其中,讓我們的科學技術更加自主自立自強。」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表示,「騰訊會長期保持對「科學探索獎」的投入,助力國家基礎研究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