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應邀出席第22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會「中美關係:風雲50年」,發表題為《超越困局 以終為始》的講話,她說,2021年是中美關係解凍後的第50個年頭。今年2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時談到:「過去半個多世紀,國際關係中一個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關係的恢復和發展。」
傅瑩表示,前面三位發言人都談到,中美關係來之不易,強調兩國需要聚焦合作。回望50年前,她對兩國關係的發展有三點感悟。
第一,在處理兩國關係時,要有以終為始(Start with theend in mind)的思考習慣,在大圖景內考慮問題,這樣才能不被分歧所困,超越分歧聚焦合作。
傅瑩認為,50年前,中美處在一種敵對關係的狀態,兩國長期隔絕和對立,彼此完全不了解。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兩國認識到重要的共同利益,成功超越分歧,實現雙邊關係「破冰」。今天,中美分歧再大,與50年前也無法相比。現在兩國在經貿、人文交流等領域都有了深厚的合作關係,當年,恐怕最樂觀的人也沒有預想到,50年後兩國關係能發展到如此的廣度和深度。中國實現繁榮發展,也得益於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全面交往與合作。
21世紀的世界已經改換了場景,新冠疫情、氣候變化、數字安全以及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治理等等,都是需要全球合作共同面對的風險和挑戰。今天的中美關係不僅關乎兩國利益,更關乎世界。這也是為什麼國際社會對中美關係如此關注,對中美合作有這麼高的期待。
第二,對比當年,如今更多改善中美關係的有利條件。
傅瑩指出,50年前,在彼此差異和分歧巨大的情況下,兩國尚能克服重重阻隔,繞道尋求共同朋友巴基斯坦的幫助,最終見面和商談,在重大的國際戰略問題上實現合作,現在就更沒有理由走向衝突和對抗了。
中美關係經歷了一段劇烈下滑的困難階段,中方對最近幾年美方的錯誤做法是不太理解和無法接受的。現在兩國關係似乎進入一個平台期,這兩天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雙方正在進行2+2高層對話。未來的中美關係會再度下滑,還是能在平台期穩定下來,恢復正常,進而上升和發展,我和在座和線上各位都是非常關注和抱有期待的。關鍵是中美能否在同一個國際秩序框架內解決彼此合理關切,實現和平共存。中美已經是一種深度相互依存的關係。過去幾年的實踐也證明,「全面脫鈎」不符合雙方根本利益。
第三,兩國需要承擔起歷史責任。雙方需要冷靜客觀地面對和解決分歧。只要能夠開始行動,新的局面就會被創造出來。正如習近平主席說的,「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在許多中國人看來,這種合作應該是開放性和真誠、雙贏的合作,而不應該試圖干涉內政,搞拉幫結派、你輸我贏的爭鬥。
傅瑩說,基辛格博士在2020年11月的創新經濟論壇上提到:「除非(中美之間)有某種合作行動的基礎,否則世界將滑入一場與一戰相當的災難,他提出的警示值得我們重視。50年前,富有遠見卓識的中國領導人,從國家前途命運的角度,從在國際風雲變幻中追求國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決定打開中美交往的大門,這個重大抉擇,開闢了兩個國家和人民走向全面合作的道路。
如今中美兩國再次來到了歷史的關鍵節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集中體現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對未來世界的展望和追求。
傅瑩希望通過回顧歷史經驗,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處理雙方的分歧,為新時期兩國關係的理性和健康發展,為更好地延續世界和平發展的大勢,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