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信箱】政府保障基金之外仍有得揀 疫苗副作用保險睇真

2021-03-24 23:17
來源:香港商報

 新冠肺炎疫情已肆虐一年多!除了做足日常防疫,接種疫苗也十分關鍵,本港已於2月底開展疫苗接種計劃。不過,近期有若干市民在接種疫苗後不幸離世,雖然醫學專家認為全部個案與疫苗接種無直接關係,但部分人擔心疫苗引致嚴重副作用可以理解。事實上,市面已推出不少針對疫苗副作用的保險產品,本報將做個比較金。

 政府早前擴大了疫苗的優先接種組別,令30歲或以上人士,以及十多個指定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有資格優先免費接種疫苗。這些優先接種組別覆蓋本港人口超過550萬人。現時本港可供預約接種的疫苗有兩款,分別是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但由於一批復必泰疫苗藥瓶封蓋包裝有瑕疵,本港即時暫停接種復必泰,科興暫時成為唯一可接種疫苗。

 首先,疫苗引致嚴重副作用甚至死亡有多大概率?根據政府資料,截至昨日,全港累計逾40萬人接種新冠疫苗。而自疫苗接種計劃開展以後至24日,共出現10宗接種後死亡個案,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研究後,認為疫苗接種與這些個案無直接關係。嚴重副作用方面,委員會指,疫苗開打首周,逾6萬人接種科興疫苗,當中不良事故比率僅0.02%,屬預期之內,相關人士經治療後都已康復。

 一般醫療保單或不保疫苗副作用

 雖然官方數據顯示接種疫苗出現嚴重副作用機率極低,但部分市民可能仍然對疫苗抱觀望態度,不妨留意市面上的疫苗副作用保險,為接種疫苗增添保障、加強接種信心。

 事實上,港府已為疫苗接種計劃設立「疫苗接種保障基金」,向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嚴重異常事件的市民賠償。40歲以上及以下的死亡個案,保障額分別為200萬元和250萬元;40歲以上及以下的受傷保障額,分別為250萬元至300萬元。

 若本身已購買醫療保險,疫苗的副作用是否受保?保險業聯會提醒,市面上部分個人或團體醫療保單,會將預防性治療及預防性護理的費用,即包括接種疫苗,及直接或間接因接種疫苗而引起的索償列為不保事項。

 因此,若擔心疫苗副作用,可能須另行購買相關保險。事實上,本港多家險企已針對新冠疫苗推出疫苗副作用保險,本報記者綜合比較後,總結出這類保險產品的特色,以及投保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賠償金額相近 身故賠償有條件

 首先,多家險企的保障金額差異不大,每日住院現金賠償介乎700至1000元,接種疫苗後14日內出現不良反應而須入院,便可申請賠償,賠償日數上限為10至14日。若須留醫深切治療部,個別險企每日賠償金額將提高至1200元或更高。如因疫苗不良反應到門診就醫,個別險企也提供300至500元一次性賠償。

 身故賠償金額也是大同小異,絕大部分向因接種疫苗後引發不良反應並不幸身故人士,賠償10萬至20萬元現金。值得注意,條款是身故情況須於接種疫苗後30日內發生,部分較嚴格須在14日內發生。以安盛為例,接種疫苗後14日內引致身故,方獲10萬元賠償。至於富通保險,於接種疫苗後30日內引致身故,可獲20萬元賠償。

 部分僅保障現有客戶

 至於申請資格,大部分險企推出的疫苗副作用保險,均屬於非獨立保險產品,即受保障人士須本身是該險企的現有客戶,或者須於推廣期內購買指定保險產品成為新客戶,方可享疫苗保障。以友邦保險(1299)為例,聲稱「毋須登記,免費提供疫苗副作用保險」,若仔細閱讀條款,不難發現條件之一是「在推廣期內繕發或生效的友邦保險個人壽險及醫療保單之保單持有人或受保人」;換言之,疫苗保險隨購買人壽保險等產品附送。宏利和富通保險同樣僅適用於現有客戶。

 部分保險公司亦向現有客戶以外人士提供免費疫苗保險,但要求客戶須下載旗下應用程式並作出登記,方可享疫苗保險。以保誠(2378)為例,客戶須於6月底前成功登記成為應用程式Pulse用戶,並在該應用程式上的指定表格登記。安盛亦類似,要求客戶須在Emmaby AXA應用程式登記,方可獲疫苗保障。

 至於保障期,部分險企提供保障至今年年底,亦有部分僅保障至今年6月底。另外,個別對年齡要求設限,例如安盛僅保障65歲或以下人士。而部分險企所定義的疫苗不限於新冠疫苗,還涵蓋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及港澳衛生當局認可的其他疫苗。

 部分合約條款苛刻

 不過,有分析提醒,部分疫苗保險的保單條款較為苛刻,而且與其他保險產品綑綁銷售,存在商業「噱頭」性質和借機宣傳。再者,證明副作用由疫苗引起或有難度,最終可能不獲賠償,建議有興趣的市民在購買前多加留意合約條款。

 本報記者查閱市面上疫苗保險宣傳單張,發現部分合約條款的確較嚴格,以蘇黎世保險的新冠病毒疫苗保障為例,不保事項包括打疫苗前「有意未諮詢醫生」,以及有疫苗、藥物或食物過敏史的人等。

 回顧近期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死亡的個案,部分是慢性病患者。衛生防護中心早前已建議,有嚴重而不受控慢性病人士不應接種疫苗。意味假如慢性病人士事前未諮詢醫生而接種疫苗,若隨後出現副作用有機會不獲賠償。因此,購買疫苗保險前,應清楚了解合約條款。(記者 志成)

[責任編輯:刁瑾玲]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