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第一屆立法會主席曹其真:用中文主持立法會會議感到榮耀

2021-03-29 09:57
來源:人民日報

 據人民日報報道,1999年10月12日,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第一次會議上,曹其真當選主席,「那一天,我們澳門的立法會開始使用中文進行討論。作為中國人,用中文主持立法會會議,我感到榮耀。」

 這一天,她創下了澳門立法會史上的兩個「第一」:第一個當選立法會主席的中國籍澳門人;第一次用中文主持了立法會會議。「在我近30年立法會議員生涯中,這是最難忘的一刻。」

 今年80歲的曹其真早年曾赴法國留學,後定居澳門。曹其真說,「我受過不少外國文化的影響,但我始終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我深愛我的祖國。」

 思緒回到澳門回歸日,「那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曹其真說,「長期生活在外國人管治下的澳門知識分子,對國和家的體會最深。拿着葡萄牙護照的澳門人到了國外,自己底氣不足。澳門回到祖國懷抱,再不用看外國人眼色行事,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澳門回歸日凌晨,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舉行全體會議,通過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律《回歸法》。而在此之前的兩個月時間內,立法會已完成了包括《回歸法》在內11個必備法律和1個議事規則的審議程序。平常自稱「要講效率,不带工作回家」的曹其真,和她的同事們一起為新澳門的誕生廢寢忘食、不分晝夜。

 曹其真進一步解釋,澳門原有法律中體現殖民統治的部分和與基本法相牴觸的法律不能過渡到澳門特區,但是為了避免12月20日出現法律真空,這就需要制定特區成立時必備的法律。這些必備的法律須經特區立法會在12月19日之前討論完畢,然後在12月20日凌晨正式通過,以保障新成立的澳門特區正常運作。特區立法會的任務相當艱巨。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立法會的工作效率並保持它在議事程序中的公正性,立法會在回歸初期便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制定了相關的議事規則和議員章程,同時還就議員的質詢、公共利益問題辯論、聽證以及接待市民請願、申訴等事項制定了專門的規章。這些基礎性的規章制度為立法會各成員日後履行立法和監督職能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工具。

 曹其真介紹,回歸前,中文在法律領域的推廣使用效果無法令人滿意,甚至在當時的立法會內都找不到中文法律顧問。所謂的中文立法實際上僅採用以葡文法律文本為基礎逐字翻譯的方式進行,以致形成的中文文本不僅晦澀難懂,甚至出現語句意義不通的現象。

 「我1976年就開始在澳門立法會工作了,當時還是澳葡政府的立法會。可以說,我見證了澳門回歸前後立法會的歷史變遷。」曹其真說,「我是澳門第一位擔任立法會主席的中國人,意義重大,讓我非常自豪。」(圖:新華社)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