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組團」遷往歐盟 倫敦金融中心地位不保?

2021-04-19 21:30
來源:中新社

 英國智庫近期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英國「脫歐」對倫敦金融城打擊超出預期,數百家金融機構正「組團」遷往歐盟。這是否意味着,倫敦長期以來作為歐洲乃至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經出現動搖?

 據英國新金融智庫(New Financial)統計,英國退出歐盟後,已有超過440家金融機構已經或正在將業務轉移至歐盟,涉及7400個工作崗位,遠高於2019年時預計的269家。其中,銀行業已經或正在轉移的資產高達9000億英鎊,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已經轉移超過1000億英鎊資金。

 更糟糕的是,由於英國尚在「脫歐」初期,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和員工遷移造成阻礙,實際遷移數量可能還不止於此,未來幾年內或將有更多金融機構和資產離開英國。

 金融機構為何爭相離開英國?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蔣效辰分析稱,英國「脫歐」後英歐貿易協議未涵蓋金融服務是主要原因。

 首先,貿易協議在涉及金融服務業的雙邊跨境業務方面空缺。2020年底,經過數輪激烈談判後,英歐雙方終於達成貿易協議,英國避免「無協議脫歐」,但涉及大量跨境業務的金融服務業未包含在貿易協議中。這意味着總部位於英國的金融公司無法在歐盟開展業務,可能導致短期內英國金融業務流失,甚至造成長期風險。部分金融機構表示,由於監管方面不確定性增加,其可能被迫將與歐盟有關的業務搬離倫敦。

 其次,協議「脫歐」後,英國曾嘗試推進英歐金融服務准入協議以渡過協議空白期,但由於英國宣稱雙方在金融服務談判上採取「對等原則」,歐盟表示不大可能批准這些准入。英國議會報告稱,倫敦金融城可能最好留在歐盟金融服務城市以外,否則將不得不犧牲規則制定自治權來獲得全面准入和許可。

 面對此情此景,英國不會無動於衷。今年3月,英國財政部宣布,英國和歐盟繼數月前簽署廣泛貿易協定後,雙方就脫歐後的金融服務規範達成協議。這雖不代表英國龐大的金融業務能繼續向歐盟客戶銷售產品和服務,但被市場視作雙方金融服務談判的積極信號。

 英國金融業暫時陷入尷尬境地,歐盟則樂得「接盤」。前述報告顯示,已搬離英國的金融機構中,有135家遷至愛爾蘭首都都柏林,102家遷至巴黎。還有部分機構選擇前往盧森堡、德國法蘭克福、荷蘭阿姆斯特丹等地。

 從資產角度看,法蘭克福將長遠受益。國際諮詢公司Z/Yen集團今年3月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德國法蘭克福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位居第九位。法蘭克福金融合作協會預計,到2022年底,受英國「脫歐」影響被轉移到法蘭克福的資產將達到10000億歐元。

 此外,「脫歐」後大量歐元計價的股票和衍生品交易從倫敦轉移至阿姆斯特丹,金融業務轉移帶來專業人才和就業崗位則可能主要流往巴黎。

 那麼,英國金融業務轉移至歐盟導致的行業功能重新分配,是否可能造成倫敦金融中心地位不保?

 中國銀行倫敦分行副行長王燕此前撰文稱,英國「脫歐」後雖面臨部分人員和業務流失風險,但倫敦依然保持其在地域、語言、教育、監管法律體系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整體優勢。如倫敦時區與美國、日本間時差在5至8小時,能夠一天內處理美亞歐全球業務。只要這些核心因素不發生變化,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比較優勢就會長期存在。

 上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亦顯示,當前倫敦仍位列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僅落後於美國紐約,領先其他歐洲城市。英國外交大臣拉布早些時候表示,倫敦金融中心地位的真正挑戰來自紐約、東京等城市,而非歐盟金融中心。

 不過蔣效辰提醒,倫敦雖然仍是全球銀行業進入歐盟的門戶,但未來其金融機構接觸歐盟客戶的渠道將面臨不確定性。「脫歐」後,英國與歐盟在金融服務領域260億英鎊的年度貿易順差將減少,倫敦金融中心影響力可能被削弱。

[責任編輯:靜文]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