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大灣區】有片丨曾海平:回饋鄉梓發揚龍獅文化

2021-04-26 00:23
來源:香港商報

 在中國的市井文化里,稱呼一個人為「師傅」,通常是因為其年紀稍長,或是其具備某些行走江湖的技藝。如果稱呼一個年輕的90後為「師傅」,大多數人可能會覺得奇怪。而當大家面對着90後港青——馬巒街道居深港人聯誼會秘書長曾海平的時候,卻不得不在他面前尊稱一聲「師傅」,當中最大原因與中國傳統的醒獅文化有關。

 艱苦訓練屢獲佳績

 中國人素來有舞龍舞獅的習俗,而獅分南北。南獅由北方的黃獅子(北獅)脫胎而來,與北獅相近,南獅頭上扎有一隻角,威猛粗獷,講究神似,鼓樂激昂,令人警醒,故南獅又被稱為醒獅。南獅雖源於嶺南,但其影響力卻早已遍布全球,可以說,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南獅。

 曾海平與南獅有着不解的情緣。1991年出生於深圳坪山的他,10歲隨家人移居香港定居,12歲拜香港南獅名家郭偉康門下,從此與傳統龍獅文化結緣。十幾年來浸淫於龍獅,日復一日,艱苦訓練,終在全港及國際賽事中取得了優異成績。2015年度拿下四海同心盃傳統賽冠軍,2016年度獲得四海同心爵士盃傳統獅藝全場總冠軍,並榮膺香港冠軍種子隊資格代表港隊轉戰世界賽。2018年再戰勇奪第二屆四海同心(香港濟眾堂盃)世界傳統獅藝挑戰賽冠軍。

 回憶起第一次接觸龍獅的經歷,曾海平仍表示難忘。「12歲那年,同桌拿了一本名為《說獅》的書來學校,裏面介紹的龍獅文化當時就讓我產生了濃厚興趣。這本書是郭偉康師傅寫的,原來這位同學正在跟郭偉康師傅學習龍獅,好奇的我也跟着這位同學想去玩玩,結果一接觸就馬上痴迷了。」曾海平隨即正式向郭偉康拜師。「一開始純粹是貪玩,覺得舞龍舞獅很過癮,通過慢慢學習才了解到原來龍獅是國術,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於是對這項傳統文化更加熱愛,這樣一玩就是玩了十幾年」,曾海平說。

 開班授徒助力公益

 現時的曾海平是香港中國國術龍獅總會認可教練及裁判,並於2018年回鄉弘揚龍獅文化。如今他在深圳坪山區的大萬村開班授徒,公益教授村中子弟龍獅的文化與技藝,目前他的龍獅隊已有60餘名學生。當被問到為何選擇在最年輕、最應該拚搏的時候回鄉發展一項公益事業的時候,曾海平表示:「坪山以麒麟隊為多,龍獅文化在這裏並不盛行,我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夢想,就是回自己的家鄉推廣龍獅文化。幾經波折終於得到村裏和街道的支持,成功舉辦了兩屆公益龍獅教學,也讓村裏有了一支屬於自己的龍獅隊。」

 由於是公益教學,所以開班授徒並無收入,好在是村裏免費提供了訓練場地,有瓦遮頭龍獅隊總算是慢慢穩定下來。為了龍獅隊可以持續發展,曾海平經常去一些商場或公司表演龍獅賺取經費。除此之外,他還在坪山開了兩家牛奶店,成為一名來深創業的港青。「除了教授學徒和龍獅表演,我也要考慮到生存問題。開牛奶店除了可以賺點錢之外,還可藉助小店關係認識更多本土居民,從而也能推廣龍獅運動。」

 初來「水土不服」無礙創業

 作為香港讀書成長、成年後才回深圳工作的港青,曾海平坦言最初還是會有點水土不服,不過最後都慢慢適應,目前工作與生活都已步入正軌。「剛回來的時候確實有些不習慣,因為人脈和資源都在香港,在這邊也沒什麼資源。剛開店的時候,對各種流程都不熟悉,好在這邊政府對我們比較照顧,最終問題一一得到解決。」

 如今身為馬巒街道居深港人聯誼會秘書長的曾海平經常會跟香港的朋友介紹內地,尤其是大灣區的發展。「不回來不知道,內地這些年的發展幾乎超乎我想像。就單說坪山,小時候這裏周圍基本上就是農田,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已是高樓林立,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每當跟朋友談及家鄉的進步,曾海平都會十分自豪,「我經常會鼓勵身邊的港青朋友回大灣區發展,雖然會遇到水土不服的問題,但都可以克服,因為這邊的發展前景好,值得來嘗試」。(記者:蔡易成 視頻拍攝、製作:謝燁挺)

本報記者專訪曾海平(右)後合影。

曾海平与他的師兄弟获2018四海同心“香港济众堂杯”世界傳統獅藝挑戰賽冠军。

曾海平与他的師兄弟獲2019四海同心(回歸盃)傳統獅藝公開選拔賽季軍。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