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大灣區】灣區香港青年圖鑑 | 特稿:選擇

2021-05-16 20:05
來源:澎湃新聞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這一年,香港人葉正喬還只是一個年僅3歲的孩童,鮮有對「回歸年」的特殊印象和記憶,但在他的成長經歷里,香港始終與內地緊密相聯。

 出生於廣州的他,年幼時就隨父母到香港生活,小學時又回到廣州念書。中學畢業後,他選擇到美國留學。

 同樣在美國有過求學和工作經歷的香港人潘洪輝在2012年決定回國發展。那時,他很快進入了國內一家知名藥企工作。

 2017年的下半年,已是企業首席科學家的潘洪輝決定辭職,自己組織團隊進行創業。深思熟慮以後,他將自己創辦的一家生物醫藥企業落地在廣東省中山市。

 同一年11月,葉正喬從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畢業,選擇回到廣州創業。他拿著帶有「青年之家」成立消息的報紙,自己一路找到了廣州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的辦公室,成為這個組織成立後第一個主動前來尋求幫助的創業者。

 也許是機緣巧合,兩個不同年代生的香港青年,因為同樣擁有的創業夢想來到廣東。

 又或許,不止有巧合。早在2016年,「十三五」規劃已明確提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此後數年,這一規劃逐步變得愈加具體。

 直至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九座內地城市和香港、澳門組成了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這無疑吸引著更多港澳人士回望內地發展,成為港澳青年對這片熱土「歸心似箭」的引擎。

 隨着一張世界級城市群的宏大藍圖在南中國鋪開,這幾年,也正是葉正喬和潘洪輝的事業在大灣區扎根的初期。對他們來說,「大灣區」不是規劃書上的文字,不是電視裏隔著屏幕的畫面,而是他們切身感受、親自抵達的港灣。

 在廣東肇慶創業的香港青年梁鑒坤也切身感受著灣區發展的速度。

 梁鑒坤最早來到肇慶新區的時候,那裏都還是連片的魚塘,短短几年,大馬路通了,樓也建起來了。他篤信,香港青年對內地不應有刻板印象,應該實地走走,親身去感受。

 轉眼,潘洪輝回國已近十年,生物醫藥領域在國內的發展也已經越過相對薄弱階段,成為具有廣闊前景的新興產業,越來越多的「潘洪輝們」正在同這個時代、同自己的國家發展同頻共振,他們既是大灣區的貢獻者,亦是受益者。

 

 如果不是在2012年選擇回國,生於1978年的潘洪輝本在大洋彼岸也能擁有一份前途無量的工作。

 小時候,他經常在中山的岐江游泳,那裏是他媽媽的故鄉。8歲那年,他開始到香港讀書。

 潘洪輝在香港度過了他完整的青春期。爸爸在香港的裝修公司工作,媽媽是保潔員,他成長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帶給他最大的影響就是讓他懂得做事要勤奮。

 潘洪輝 澎湃新聞記者 孫湛 圖

 考大學前,到國外做過一年交換生後,他便獲得了獎學金,這為他留學美國奠定了基礎,更為父母減輕了不少經濟上的負擔。

 1996年,中學畢業後,他就去了美國讀書,一讀就讀到了生物化學專業博士。讀博期間,他可謂是「學術狂魔」,發表過專業學術論文30餘篇。

 博士畢業後,潘洪輝曾在世界知名藥企默克製藥工作多年,也在美國組建起自己的家庭。這段在美求學和工作的經歷讓他的眼光變得更加開闊,加上當時公司尤其重視亞洲市場,他如果一直留在這家公司,發展潛力依舊很大。

 然而,有一年,潘洪輝的爸爸來美國,和兒子一家住了半年。爸爸臨走的時候有些抱怨,因為作為爺爺,他沒辦法跟他的孫子溝通,小孩子不會說中文。

 正是父親的擔憂,讓潘洪輝開始認真考慮回國發展。

 2012年,正是兒子到了入學年齡的時候,他毅然決定回國,讓兒子接受國內教育,而他作為細胞培養技術總監,回國加盟海正藥業,負責培養基的優化工作。他堅信,回到祖國,就是回到我們共同的文化體系,也會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潘洪輝的機遇,來自中國生物醫藥領域十多年來的快速發展。

 在他剛回國的時候,中國在生物醫藥領域的人才和企業都是非常緊缺的。「我回國的時候,國內的生物醫藥領域的企業可能不過20家,而當我離開海正藥業的時候,已經有超過100家的生物醫藥企業湧現出來。」

 那是在2017年的下半年,已是首席科學家的潘洪輝從海正藥業辭職,自己組織團隊創業。

 由於專業性很強,生物醫藥企業在創業選址上需要謹慎考量。2018年4月,潘洪輝組建的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晟生物」)正式落地中山,同年9月,進駐中山火炬開發區國家健康基地。

 中山市位於大灣區地理位置中心,上接廣州,與深圳、香港隔岸相對,這也使它成為臨灣與腹地延伸的中樞,對於連接港澳的國際資本、人才等要素,具有重要意義。

 「中山在生物醫藥方面的發展非常快,無論是政府的辦事效率,還是城市的配套產業上,對生物醫藥行業都是非常友善的。」而最為重要的是,潘洪輝發現,中山市政府對生物醫藥方面的了解也非常專業。

 在潘洪輝的創業經歷中,他和團隊也到別的地方做過考察,當他們向一些地方介紹培養基時,很多人聽成「培養雞」,都以為他是養雞的。「但在中山,只要一談到培養基,當地都能知道是什麼。」

 過去十年,國內的生物醫藥發展空間超過了潘洪輝的想像,而更早進入大灣區,讓企業在此落地,對未來開發國內外市場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佔得更多先機。在他看來,背靠中山的生物醫藥產業布局政策將給企業的發展注入強心劑。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明確提出「支持中山推進生物醫療科技創新」,潘洪輝和他的康晟生物正在中山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飛躍。

 從初創的12人,到現在的100多人,從900平方米的研發實驗室,到現在擁有約7000平方米的創新服務平台,康晟生物贏得了國內外近100家生物製藥和生物技術企業客戶的認可和信賴。

 回望從香港到美國,再到內地創業的經歷,潘洪輝用「過來人」的身份寄望於有更多香港的年輕人抱着更開放的心態去了解大灣區的發展,了解內地的發展。「親身經歷後,才能做好自己的判斷,才能更好地決定要到哪裏去打拼。」

 二

 5年前,香港三位「90後」青年羅偉特、梁立鋒、譚慧敏在兜里攥著不到一萬元港幣,來到廣東江門,面對的是一片未知但充滿機遇的土地。

 分別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樹仁大學的他們,曾同是香島中學的同學,在大四做社會實踐的一個偶然機遇,讓這三位來自大都市的年輕人擁有了扎根土地的「農業夢」。

 香港的土地寸土寸金,而做農業項目又需要一定面積的土地,這讓他們決定把目光瞄準了地域更加廣闊的內地。他們帶着十幾公分厚的企劃書,走訪了內地很多地方。

 2016年,這三位年輕人找到了毗鄰香港的廣東省江門市。江門市時任農業局副局長被他們的真誠所打動。此後,江門市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基地不僅免費提供400平方米大棚,還為他們申請了5萬元「市長機動資金」,用以扶持港澳青年創業。

 事實上,他們並非農業專業出身。羅偉特、梁立鋒、譚慧敏三人所修專業分別為工商管理、酒店管理和新聞學。一開始他們在大學研究農業只是「鬧著玩」,後來一位前輩鼓勵他們發展「魚菜共生」項目,並允諾未來可以為項目投資。

 「魚菜共生」項目是一種全新的複合耕作體系,將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長的生態共生效應。

 起初要做農業項目時,他們也並不被家裏人看好。當家人聽到堂堂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打算在內地的農田創業時,更是非常驚訝,一度擔心涉世未深的他們被「忽悠」了。

 沒想到的是,幾年時間下來,這三位青年最終拿出了一份說服所有人的答卷——申請10多項國家專利,擁有兩個大型的魚菜共生生產基地,項目採集數據超過6000組,團隊核心成員發展到6人,聘請了20多名當地村民參與生產,農產品供應範圍不斷擴大,2019年成功拿到了香港企業家的投資。

 同年5月,該團隊正式成立了廣東天菜農業有限公司,運營「魚菜共生」項目,主要在粵港澳三地線上線下銷售有機蔬菜。

 這個看似「瘋狂」的夢想,居然在大灣區生根發芽了。

 「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候,江門『收留』了我們,提供了土地和資金幫助,並且為項目配備了本地資深的農業專家指導。」梁立鋒認為,江門的農業基礎好,人力資源足;香港土地資源短缺,但融資渠道通暢,經營模式現代化。大灣區城市優勢不同,各有側重,可以發展自身的特色產業。

 「魚菜共生的模式可以改變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特點,實現標準化、規模化,讓產量和產值變得可預期,讓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梁立鋒說,未來團隊繼續扎根江門,輻射大灣區,把農產品銷售到更多城市。

 創業這5年,梁立鋒也見證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發展。他鼓勵港澳青年,要敢想,不要怕被質疑、嘲笑,只要自己認為有價值和發展空間的事情,就要堅持做,把一切不可能都變成有可能。

 「只要敢想敢做,在大灣區里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梁立鋒說。

 

 同樣是在5年前,當羅偉特、梁立鋒、譚慧敏在江門尋找創業機會時,李國銘和葉偉俊也從香港來到廣東佛山,從零開始,開創屬於他們的餐飲企業。

 梁立鋒 澎湃新聞記者 孫湛 圖

 這兩位穿着休閒時尚的香港小伙子,經常出現在佛山商業地標嶺南天地的叄·色餐廳里。這裏的熟客知道,他們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6個城市開了11家餐飲門店的年輕老闆。

 「一定要有決心」是兩人創業的信條。兩人從學生時代就已相識,同在澳洲格里菲斯大學求學,就讀酒店管理專業。彼時懵懂的他們已經懷揣著創業的夢想,經常在籃球場上席地而坐,一同暢想未來。

 回國後,苦於資金有限,他們先在香港工作了兩年積累創業資本。因為看好內地的發展前景,他們時常到廣州、深圳等地考察市場。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來到佛山旅遊,被佛山禪城區的商業地標嶺南天地所吸引。

 「相比香港,這裏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低,餐飲業發達,人均消費水平較高,加上我們有着共同的文化認同。」葉偉俊列了幾個數字——目前佛山門店有400平方米左右,但租金只是香港的三分之一。

 當時為了進一步了解嶺南天地的消費市場,葉偉俊和李國銘每晚8點下班後草草吃過晚飯,就趕末班車從香港來到佛山禪城做調研,撰寫計劃書。

 他們一邊工作,一邊醞釀著創業的想法,即便一個月只有四天假期,都會來佛山,找一個餐飲店,從早上10時待到晚上10時,統計人流以及了解消費者的習慣。

 經過9個月的日夜調研,計劃書6次被拒絕後又重新修改,兩人終於在嶺南天地邁出了第一步,第一家門店落地。後來,兩人又將香港多位金牌廚師帶到內地,打造許多獨一無二的新式菜品。

 來到佛山後,他們發現,這裏的文化、飲食習慣與香港其實非常相似,廣東文化本身也是香港文化的根源之一,一脈相傳,因此在這裏創業也得心應手。

 創業期間,李國銘和葉偉俊還得到了來自政府、商會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創業頭兩年最艱難之時,大灣區的各個機構和部門都提供了及時的解決方案協助他們渡過難關,這裏的稅收優惠以及比香港便宜許多的租金和人力成本,讓他們創業初期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正是有了如此多得天獨厚的創業條件,他們的首家店開業4個月就已經實現盈利,超乎預期。葉偉俊認為,這證明了大灣區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優勢。

 創業第二年,叄·色餐廳的第二家門店就開進了東莞。2018年兩人又開創一個全新餐飲品牌,並成功進駐廣州珠江新城的商業地標K11購物中心。如今,他們的餐廳已成為嶺南天地的人氣網紅店。

 這是李國銘和葉偉俊第一個創業項目。大獲成功之後,不少港澳的朋友開始陸續跟他們打聽內地發展的機會,目前也已有3位朋友的創業項目在佛山落地。

 李國銘也漸漸發現,有越來越多香港的朋友問他們創業的相關問題。這和五年前他們在佛山創業的時候不同,當時身邊的香港朋友都只是觀望態度,心中都很猶豫。

 這五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從萌芽到落地的五年。伴隨而來的,是香港青年對這片熱土的「歸心似箭」,他們不再猶豫。

 對於身邊香港朋友的心態變化,李國銘認為,想來內地發展的香港青年,不要只看電視新聞,一定要來實地看看。「當你來到這裏,你會發現無論生活習慣還是消費水平,其實和香港差不多,但在這裏創業成本更低,發展機會更多。」

 

 五年來,被大灣區吸引而來的港澳青年正在切身感受著這裏發展的速度。

 85後香港青年梁鑒坤、唐震宇最早來到廣東肇慶新區的時候,這裏都是連片的魚塘,短短几年,大馬路通了,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他們看到一個完整的新區框架正在構建,更看到了在大灣區創業的機遇。

 梁鑒坤 澎湃新聞記者 孫湛 圖

 出生於佛山的唐震宇從小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在內地和香港都有成長生活的經歷。他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做「背包客」到北京、上海去旅行,那時他就感嘆於內地城市發展的速度之快。

 發展意味着機遇。2006年,唐震宇從香港來到內地的暨南大學讀書,一讀就讀到博士。求學期間,他結識了從小在香港長大的梁鑒坤,因求學經歷、興趣愛好等都很相似,兩人很快從同學變成朋友。

 事實上,在讀書期間,他們就愛與人相處、打交道。工作之後,他們也在諮詢服務業領域積累了對接會展、會議、路演等活動的經驗,為日後自己出來創業打下基礎。

 2018年,肇慶舉辦了一場推介會,邀請梁鑒坤和唐震宇到當地調研。考慮到肇慶被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中,他們敏銳地察覺到機遇,提前展開布局。加上肇慶也是梁鑒坤的老家,建設家鄉一直是他多年的心願。

 經過為期兩年的調研和籌備,2019年,梁鑒坤和唐震宇在肇慶新區成立了明湖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湖公司」)。作為一家為肇慶投資創業港澳青年服務的公司,明湖公司主要提供商業推廣、企業營銷管理課程、政策項目申報,項目融資等顧問諮詢服務。

 在肇慶,諮詢服務業還處於剛起步的階段。唐震宇說,他們就是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唐震宇發現,和大灣區的其他城市相比,肇慶的創業成本比較低,市場潛力也很大。肇慶的交通非常便捷,2019年高鐵開通之後,從肇慶新區到香港九龍只需80分鐘,這也能讓肇慶源源不斷吸引香港創業者的目光。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減免了他們辦公場地的租金,公司成立半年,就能向人社局申請創業一次性補貼 1萬元。這些優惠扶持政策都在為港澳青年來肇慶創業帶來吸引力和動力。

 明湖公司的角色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銜接內地與港澳創業者的「中介」。這些年,梁鑒坤經常到香港舉辦宣講會,為香港青年講解內地的發展,為他們帶去最新的信息。「香港青年對內地不應有刻板印象,應該實地走走,親身去感受。」他說。

 2020年,二人一起受邀擔任肇慶新區科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專家委員,為港澳台青年和華人華僑青年創業者「量身定做」提供創新創業、學習交流、實習就業與安家生活置業四方面的服務指導。

 截至目前,明湖公司陸續引來多個港澳團體到肇慶考察,最終有10個創業項目選擇在此落地,其中多是國際教育、會計事務所等類型的初創企業。

 「創業就是對夢想的升華,前期雖然辛苦,但也充滿了幹勁。」未來,這對香港85後「合夥人」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來大灣區的港澳創業人士,竭盡所能為他們服務。

 五

 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葉正喬年僅3歲,對「回歸年」的印象和記憶已並不算多了。但在他的成長經歷里,香港始終與內地緊密相連。

 葉正喬 南方都市報 圖

 和土生土長的港澳青年有些不同,葉正喬在廣州出生,年幼時跟隨父母到香港生活,小學時又回到廣州,一直讀到中學畢業後,他選擇到美國留學。

 6年在美國的求學生涯為葉正喬種下了創業的種子。畢業後,他曾在美國找到過一份收入相對可觀工作,但由於偏技術工種,做了一段時間後,他覺得有些單一,堅定了回國創業的決心。

 2017年,葉正喬從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畢業。這年年底,他選擇回到廣州,拿著帶有「青年之家」成立消息的報紙,一路找到了位於天河區人才港的區港澳青年之家辦公室。

 他可以說是青年之家成立後,第一個主動找上門尋求幫助的創業者,成立了一家名為「幾何馬奇」的科技公司。

 最開始創業時,葉正喬曾做過服裝設計,之後轉向了藝術領域,做藝術展覽策劃,並通過兒童藝術課程來擴展事業。

 當前在內地,課外培訓行業熱度不減,這也讓葉正喬找到了機會。

 2019年,葉正喬決定把魔術編寫成課程。在他看來,在寓教於樂中學習魔術,會提升孩子的自信,也讓他們更有膽量表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讓他有些意外的是,魔術班一開班就受到許多家長和孩子的青睞。

 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裏,幾何馬奇已經在廣州擁有兩個直營校區,共計六百餘平方米。提供包括小學生午托晚托、美術、鋼琴、樂器、魔術、魔方等課程服務,其中魔術小明星課程作為機構明星課程,已與廣州、深圳、東莞數十所公立或私立小學達成校內課程合作。

 葉正喬給孩子們上魔術課。南方都市報 圖

 葉正喬從一個孤軍奮戰的個人,到搭建了自己的團隊,併兼任了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教育部部長,用他自己教育行業的資源與經驗幫助像他自己三年前來到廣州創業的時候一樣的教育類創業者,為港澳的教育類創業者提供平台、場地與學生資源,讓港澳的教育類創業者的課程與項目更容易在廣州落地和發展。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更多港澳青年來到內地創業生活。葉正喬坦言,如今,他也感受到了來內地創業的港澳青年在不斷增多。

 截至目前,僅葉正喬落地的廣州市天河區就已經支持成立1個內地港人團體——天河區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中心,即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設立1個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總部和4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幫助185家港澳青年創辦的企業落地廣州,累計服務接待港澳青年超10000人次。

 「我們都是很有理想的港澳青年,才會選擇來到廣州。」葉正喬認為,香港的青年來到內地,帶來了他們的國際視野,而內地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行業內有更多可以學習的龍頭企業,更加有助於自身的孵化和提高。

 雖然只有26歲,但葉正喬公司在大灣區兜兜轉轉多年,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創業經驗,在不斷嘗試中摸索大灣區發展的脈絡,讓時代發展的藍圖真正與個人的奮鬥緊密結合起來。

 對他們來說,在大灣區發展就像是又一次的「回歸」,是個人同時代的共振,是這片熱土對每一個青春和理想的尊重與包容。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