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加速推進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批權限下放

2021-05-26 10:29
來源:香港商報網

 24 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蔡瀛介紹了廣東省承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批權限下放試點工作階段性進展。

 2020年11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方案》,部署大力推進企業資質審批的簡政放權,將除綜合資質和需跨部門審批的資質外的其他資質審批權限下放到省級及以下有關主管部門,方便企業就近辦理。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11月3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啟動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批權限下放試點工作,並於12月17日同意廣東作為試點地區,從2021年1月1日到6月30日開展為期半年的試點工作。這次下放的資質共168項,其中工程勘察6項、工程設計141項、建築業13項和工程監理8項。資質等級涉及勘察專業甲級、設計行業專業專項甲級和事務所資質、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一級、監理專業甲級資質。

 蔡瀛表示,將廣東列入第一批試點地區,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廣東住建領域 " 放管服 " 改革、建築業發展和行政許可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更是對廣東的大力支持,為廣東建築業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政策便利,釋放了改革紅利。

 據悉,截至 5 月 24 日,廣東省住建廳共受理企業申請核准和變更事項 805 項,其中工程勘察 24 項、工程設計 265 項、建築業 391 項、工程監理 125 項,共准予許可 441 項。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省建築業企業申報積極性很高,據不完全統計,申報事項為全國第一批 6 個試點省份中最多。

 廣東是建築業大省,有資質的建築業企業達3萬8千多家,擁有茂名電白、江門開平、汕頭濠江等「中國建築之鄉」和湛江吳川、汕尾陸河等「中國建築裝飾之鄉」。2020年,廣東省建築業總產值1.84萬億元,位列全國第三。將廣東列入第一批試點地區,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廣東住建領域「放管服」改革、建築業發展和行政許可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更是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力支持,為廣東建築業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釋放了改革紅利。省住建廳按照「接得住、管得好」的總體目標,迅速行動,成立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升級審批系統,開展業務培訓,精準施策,紮實推進。截至5月24日,我廳共受理企業申請核准和變更事項805項,其中工程勘察24項,工程設計265項,建築業391項,工程監理125項;共准予許可441項。我省企業申報積極性很高,據不完全統計,申報事項是全國第一批6個試點省份中最多的。

 蔡瀛透露,至今年 5 月,廣東省試點工作基本實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求的 " 接得住、管得好 " 的目標,企業獲得感顯著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在確保 " 管得好 " 方面,廣東注重加強批後動態核查。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按每年不低於企業總數 5% 的比例,對企業取得資質後是否繼續符合資質標準開展動態核查,重點核查企業的工程業績、專業技術人員變動情況等。

 「我們十分重視引入優質建築企業,這次試點,我們鼓勵和歡迎有實力的央企通過合併、重組、分立落戶廣東省,引導央企和廣東省大型國企與民營企業合作,推動形成一批實力較強、工程管理水平較高、在全國有競爭實力和影響力的建築業企業和企業集團,增加良性競爭,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提升廣東建築企業管理質量和效能。」蔡瀛透露,在近 3 年引進 25 家央企 33 項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到廣東的基礎上,試點期間廣東省又引進 2 家央企進入廣東建築業市場。

 在這次試點過程中,廣東省建築業協會也協助開展試點工作,發揮應有的作用,助力政策福利惠及全行業。

 廣東省建築業協會會長梁劍明介紹,省建築業協會成立於1985年,是廣東省內從事工程建設活動以及為建設活動提供服務的企事業單位、教育科研機構、社會組織自願結成的全省性行業組織,是5A級行業協會。協會成立以來,始終秉承「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的辦會宗旨,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民政廳等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圍繞「服務」這個核心,紮實有效開展工作,把協會建設成為真正的「企業之家」。

 深化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放管服」改革已進入第三年,這次開展試點,承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批權限下放,這有利於激活建築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建築業企業提質增效,是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帶給我省建築業企業的政策福利,充分體現了建設主管部門勇於改革、敢於擔當、為民辦實事的決心和意志。

 在這次試點過程中,省建築業協會也協助開展試點工作,發揮應有的作用,助力政策福利惠及全行業。(記者 賴小青)

[責任編輯:黃鶯]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