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星城 紅色熱土】大灣區赴長沙紅旅 走進韶山偉人故里

2021-05-28 10:31
來源:香港商報網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5月27日下午,為慶祝中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攝影師、網紅大V聚焦長沙活動採訪團一行來到湖南韶山毛澤東故居。在紀念館內,記者看到了毛澤東在1910年秋寫給父親的上述詩句,彼時他正懷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愛國熱情,準備離開韶山去湘鄉求學。

 在韶山這片紅色土地上,初夏濕熱的空氣絲毫也沒有影響遊客的參訪熱情。毛澤東故居前遊人如織,大家激動又克制地輪候瞻仰偉人曾經的生活點滴。

 1925年2月,毛澤東偕夫人楊開慧回韶山組織領導農民運動,先後在毛氏宗祠、李氏宗祠、龐氏宗祠等地創辦了20餘所農民夜校,並在韶山沖建立中國農村最早的黨支部之一中共韶山支部。

 毛澤東故居位於韶山村土地衝上屋場,坐南朝北,系土木結構的「凹」字型建築,東邊是毛澤東家,西邊是鄰居,中間堂屋兩家共用。總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

 「西方的一個山洞」

 1959年,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韶山,興之所致,隨口對湖南省委書記周小舟說:「小舟,在這個山溝里修幾間茅房子,我老了來住一住。」滴水洞別墅因此建成。

 採訪團一行乘坐巴士進入滴水洞景區,在入口處遠觀滴水洞一號,其建築形式與北京中南海結構類似,別墅區內山林集造化之神秀,曾被著名黨史專家馮文彬讚譽為:「三湘靈秀地,洞中別有天。」

 有意思的是,記者在滴水洞景區內發現一條長達百米的防空洞,洞的兩端各有厚度近尺,重達幾噸的粗重鐵門,據說即使洞外遭受原子彈襲擊,也無損洞內人員安全。如今的滴水洞已成為人們參觀遊覽的勝地。(記者 張碧珊  沈雨青)

[責任編輯:黃鶯]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