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經濟學會主辦的學術刊物《美國經濟評論》在6月最新一期的一篇論文中,自爆研究如何在香港「激勵」抗議運動。
這篇題為《持續的政治參與:社會互動和抗議運動之間的動態關係》的論文,由包括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慕尼黑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在內的名校學者聯合撰寫。這些學者從2017年開始,資助香港科技大學的學生參加香港「七一」遊行,美其名曰「社會實驗」。再將這些學生參與黑暴、擾亂、破壞香港穩定的過程和結果作為「學術成果」堂而皇之地發表在學術期刊上。
這篇論文的作者們在2019年發表的版本《作為戰略手段的抗議:香港反獨裁運動的實驗性證據》中透露細節:「我們以激勵的方式探出受訪物件對即將到來的抗議活動的參與計劃,以及他們先前對其他人參與抗議的看法。在抗議發生前一天,我們隨機向一部分受訪者提供了其他人抗議計劃的真實情況,並再次以激勵的方式引出他們的抗議支援率這種後驗性觀點。」
上述實驗一共招募1100名學生,他們都是香港科技大學的本科生,總共849人完成全套實驗。
實驗具體步驟如下:首先,所有受試者都會進行基礎調查,調查的問題主要是當事人的政治態度,完成調查可以得到300港元勞務費。
第二步,如果參與者被分到對照組,那麼他們不會受到任何干預;如果受試者被分到實驗組,2017年6月30日晚他們會收到一封郵件,內容是:「過去有許多同學會參加7·1遊行,所以我們邀請部分同學明天幫我們更好地統計7·1遊行的參與人數。我們希望你們能夠積極參與,為科學做出貢獻。在遊行中,這僅僅花費5分鐘。一旦你們上傳了所有資料,我們會提供350港元的報酬。」
實驗發現,短期的激勵(支付受試者報酬)讓2017年的抗議人數增加10個百分點。此外,短期的獎勵能夠導致長期的政治參與,即2017年的間接獎勵使2018年7月的參與率提高5個百分點。
論文的結論是,在一場政治運動中,參加一場抗議的激勵措施會增加隨後抗議活動的出席率;一次性激勵性動員會產生積極後果,而社交網絡層面的動員對於持續的政治參與非常重要。
在該論文2019年版本的附錄部分,還有論文作者們為香港學生「量身定制」的問卷,其中還有建議受訪學生將報酬捐獻給「香港眾志」的內容。
在論文附錄中,研究人員辯稱,「我們也在實驗干預前獲得了香港科技大學倫理委員會的批准。在我們進行實驗干預兩年多後,2019年11月28日,香港科技大學倫理委員會致信我們,要求我們刪除引用香港科技大學倫理批准我們研究的文獻。他們認為,我們的研究超出了提案所批准的範圍。我們在回信中明確拒絕了科大的要求。我們沒有偏離科大批准的擬議研究。我們預先提交了關於這項研究的所有相關資訊,我們沒有收到任何對我們的提案進行修改的請求。此外,我們精確地執行了委員會批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