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優質水惠澤130萬市民 韶關南水水庫供水工程正式運行

2021-06-18 19:20
來源:香港商報網

 6月18日上午,廣東省2021年重點建設項目、韶關市2021年「為民辦實事」重大民生工程——韶關南水水庫供水工程舉行通水運行儀式。隨着工程正式投用,130餘萬韶關人民終於喝上了期盼已久的南水水庫一類優質水。韶關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瑞軍宣布南水水庫供水工程正式通水,韶關市和粵海集團相關負責人出席儀式。

 20年不懈推動改變韶關單一水源現狀

 「長期以來,韶關市區及周邊農村都把武江河作為唯一的飲用水源,湞江區、武江區的4個供水廠全部集中在武江河十里亭段。如果不幸遇到乾旱、洪災及水質污染,韶城供水就會出現危機,嚴重威脅市區飲用水安全。」韶關市水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人民生活品質要提升,城市要發展,飲用水問題這個「痛點」必須解決。改變韶關單一水源現狀,開闢新水源就成了韶關上下的共識。「儘管韶關市區及其周邊還有數座中型水庫,但供水量不足以滿足遠期韶關市區用水量要求。」韶關市水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無數次論證、排查,各路專家學者的分析、比較,然後綜合水量、水質、工程可行性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等方面的因素,最終得出結論:只有南水水庫具備韶關市區飲用水源的條件。南水水庫天然無污染,離市區僅38公里,水質晶瑩剔透,是作為韶城飲用水源的絕佳選擇。1997年7月28日,韶關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將南水水庫作為市區第二飲用水源的方案。從此,韶關市歷屆黨委、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南水水庫供水工程建設工作,前後召開的專題會議以及出台的各種方案、紀要不計其數,其目的只有一個:爭取南水水庫供水工程早開工、早建成、早受益。

 2012年,南水水庫供水工程正式立項。2017年,南水水庫供水工程開工並被列為廣東省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建成後將是我國第二大高壓力、大口徑、長距離的輸水工程,廣東省內水頭壓力最大的輸水工程。

 日供水能力可達60萬噸

 「有點甘甜!」來自韶關市武江區的一位市民在家中飲用「南水」後說道。隨着南水水庫供水工程正式通水,經過韶州自來水廠的沉澱、過濾、消毒等一系列工序,達到一類標準的「南水」通過市政供水管網流入千家萬戶。優質的「南水」背後是無數工作人員揮汗如雨、不懈奮鬥的成果。2020年6月11日,韶關市政府與粵海集團、省能源集團簽署三方移交協議,由粵海水務接管工程。為高質、快速推進南水供水項目工程建設,在韶關市委、市政府及沿線區縣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項目參建各方充分發揚「白+黑」「5+2」精神,頂住驕陽烈日,風雨無阻,奮戰在施工一線,在確保工程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使工程建設全面提速。

 今年3月30日,南水水庫供水工程主體正式完工;5月25日開始階段通水試驗;5月30日全線通水試運行;6月18日全線正式通水。今後,經過管道和水廠,來自南水水庫的清澈「甘泉」將源源不斷輸往韶城市民家中。據了解,南水水庫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可達60萬噸,取水規模每年將達到10911萬立方米。

 南水水庫供水工程是廣東省和韶關市重點建設項目,也是韶關市政府2021年十件「為民辦實事」重大民生工程。韶關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南水水庫供水工程的建成使用,不但從根本上解決了韶關市區及周邊鎮村飲用水源單一、水質硬度偏高的突出問題,有效保障沿線130萬居民飲用水安全,而且有利於提升當地水資源管理利用效率,拓寬水資源價值實現路徑,對提高韶關市民的生活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范永敬 李芳 蔡仁銀)

 南水水庫

 韶州自來水廠監控中心對水廠各設施進行實時監控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