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谷針須更有針對性

2021-06-23 00:30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疫苗接種進度近期大幅提速,閒日接種量有近三四萬劑次,周末則高達五萬,昨日接種了第一劑的人數接近200萬,相當於全港人口逾四分之一;不過,在所有合資格人士之中,仍有多約七成尚未接種。究竟香港能否實現群體免疫目標?又或進一步問,為何不少市民不去接種?香港研究協會昨發布的民調結果,便為未來的谷針工作帶來重大啟示。

 協會透過隨機抽樣電話訪問了近1200名18歲以上市民。在尚未接種及預約接種疫苗的受訪者裏,發現最多是擔心疫苗副作用,比率高佔41%;其餘兩大原因是對疫苗成效存疑,以及身體狀況不適合,兩者分別佔20%和19%;至於認為自己感染風險較低和沒有時間接種,則分別只佔3%和2%。可見,除了「疫苗懷疑」,還是「疫苗懷疑」,市民不打針主要受制負面因素「拉力」所致。

 有見及此,由政府到專家,都要加強解說工作,以科學角度回應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質疑。例如,全球各地的疫苗接種工作已開展半年有多,共有接種量已高約27億劑次——與其僅僅停留參考最初期的第三期臨床測試「小數據」,現時豈不應該有更詳細的「大數據」可供參考?由要求藥廠更新資料,到有關方面自行整合各地資訊,相關新數據都能讓市民看到更清晰的疫苗全貌。另外,醫管局周五開始為定期覆診病人提供評估服務,以協助病人就疫苗接種作決定,便可望回應市民對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接種的疑慮;局方還應研究加強服務,例如擴大類似服務的覆蓋面,或資助有需要人士進行相關體檢,都有利解決「疫苗懷疑」問題。

 調查數字還肯定了此前一系列谷針措施取得的成效。展望未來,當局宜研究完善及加推類似的鼓勵性「推力」措施。畢竟,不同人有不同疑慮,不同人亦有不同需要,以抽獎措施為例,雖云有六成多人表示並無增加接種意欲,但重要的是,這卻刺激了兩至三成市民捋起衣袖打針。

 事實上,谷針並無什麼銀子彈,靠單單一招便能谷起全民接種;反過來,策略應該是逐一有針對性的回應和鼓勵,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民調顯示,「疫苗假期」「僅僅」有效提高了18%市民接種意欲,那是否代表措施不應推出?答案顯然是不。「揼石仔」絕對能夠積少成多、積沙成塔,豈能因為效小而不為?同一道理也適用於放寬「疫苗氣泡」,以及容許已接種人士更大程度的出入場所以至出入境自由等。另外,以外展方式到院舍打針,甚而跑到偏遠的如沙頭角墟等地送針,都是促進全民接種、願打可打的應有之義。

 總之,加強谷針的針對性,盡量多元化地照顧不同市民想法,必然有助推高接種率。還有一點值得留意,調查顯示最多已打針者表示,接種目的是希望社會早日復常,比率為33%;其次是為保障身邊人士健康和履行公民義務,兩者均佔20%,反映市民皆以大局為重,乃真心實意愛香港,並以實際行動體現愛港之情,護人兼護己。如果全港市民皆共有此心、齊心一意,試問香港豈不可以更好更快戰勝疫情?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