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廣東構建多維毒情監測預警體系

2021-06-23 19:23
來源:香港商報網

 通過小小試管里的污水濃縮液,循線追蹤,挖出千里之外的製毒工場……這不是懸疑偵探小說里的情節,而是科技賦能廣東禁毒的真實案例。科技賦能正大幅提升廣東毒品治理水平,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積極構建多維毒情監測預警體系。

 粵推動毒品治理方法手段不斷革新

 高速冷凍離心機、全自動固相萃取儀、全自動氮吹儀、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紅外光譜儀……走進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整齊列裝的各種專業儀器設備讓人眼花繚亂。在國家禁毒委的統籌協調下,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以「立足廣東、輻射華南、關聯台海、服務大灣區」區域中心定位,建成一支以博士後、博士為技術骨幹的青年人才隊伍,與國家科研單位、高校團隊等開展一系列科學研究項目,共同搭建納米、光譜、質譜關鍵技術轉化應用的工程平台,轉化落地一批科研成果,形成一批創新應用經驗,推動毒品治理方法手段不斷革新。

 分析污水挖出千里之外的製毒工場

 毒品犯罪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導致在傳統工作模式下,犯罪態勢感知滯後,區域評估管理標準模糊等問題。對此,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充分利用現代環境監測原理和科學高效的化學檢測手段,針對水體樣品(污水、地表水)、固體環境樣品(土壤、沉積物、大氣顆粒物)、紙幣、毛髮、血液等樣品分別建立分析策略,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多維毒情監測體系,並開啟檢測技術在禁毒決策、打擊、情報、吸毒人員管控等工作中深度應用的新曆程。

 2019年8月,江門恩平市污水檢測數據出現波動,顯示當地可能存在氯胺酮(俗稱「K粉」)濫用情況,江門市公安局禁毒支隊迅速組織分析研判,並從破獲的案件入手,對毒品來源進行全面深入排查。經縝密偵查,一個製毒工場位於外省,販毒區域涉及江門及廣東省內其他地市,團夥層級達6級的製販毒網絡浮出水面,最終被公安機關連根拔起。

 據介紹,目前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的檢測技術可以在污水裏檢出納克級別的毒品含量。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公安機關就可根據這一線索進行深入調查。

 據了解,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目前共配備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紅外光譜儀等實驗室檢測設備102台(套),為華南地區芬太尼類物質等新型毒品的管控提供技術支持。2020年,廣東省新精神活性物質監測與安全重點實驗室建成,2021年成功申報設立了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努力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治理毒品問題的驅動力。

 廣東省禁毒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將強化科技支撐,深入推動禁毒大數據與毒品實驗技術有機結合,推動禁毒工作向科技化、專業化、現代化更高水平發展。(記者 黃裕勇)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