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昨日公布本港今年第二季出口指數錄48.7,按季增加9.7,已連續第五個季度上揚,反映港商對未來出口前景逐漸拾回信心。
貿發局決定把今年的出口增長預測由5%上調至15%,料今年將是香港自2010年從金融風暴復蘇以來最強勁的出口反彈。
但這是否預示著本港經濟已走出谷底呢?
答案未必。
雖然外貿成績好,但也不要忘了去年的低基數,去年第一季新冠疫情剛爆發時該出口指數錄得16.0,也因此隨着外圍環境,例如中國內地經濟復蘇回到擴張領域,本港外貿才能迅速反彈。
此外,新冠疫苗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大範圍接種,一些對於香港來說較為重要的經濟體,例如日本、東盟及美國令市場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將有所復蘇,也因此,本港的出口指數才能連續第五季上揚。
而事實上,還有受訪港商反映訂單量遠不如以前,且運費較貴,還有不足六成的受訪港商表示仍受疫情打擊。
最大的癥結仍在於旅遊業的停擺
本地市場方面,內需仍不足。本港有名珠寶商謝瑞麟(417)昨日公布業績,截至3月底止年度仍虧損4398萬元,雖然較上一年度蝕少一半,但也見傳統的零售業遠未能復蘇。
也因此,港府即將開放登記的5000元電子消費券也希望幫扶本地零售商,拉動內需來刺激經濟。但內需單靠本港700多萬人來推動,效果其實是微乎其微,而最大的癥結仍在於旅遊業的停擺。
想當年,香港也經歷過沙士的肆虐,但卻能在結束後迅速反彈的原因就是旅遊業的推動,旅遊業作為香港經濟四大支柱之一,其未能復蘇亦難言香港經濟能已走出谷底。
近期,本港疫情緩和之際,旅遊業亦捷報頻傳,包括即將推出的公海遊及有望與澳門實現免隔離通關,但現階段開啟旅遊業的復蘇的鑰匙仍是與內地實現通關,而這一切的前提當然是疫情如現時這般控制得當,加上全民能夠接種新冠疫苗,相信旅遊業的復蘇才是香港經濟走出谷底之際。(記者 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