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十二號線首個區間隧道雙線貫通

2021-06-29 14:27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隨着 「卓越1號」和「卓越2號」兩台盾構機相繼從里橫路站接收井內破土而出,標誌着廣州地鐵十二號線潯峰崗至里橫路區間(下稱「潯里區間」)隧道左、右線均已實現貫通,這是全線首個實現隧道雙線貫通的區間。

    「應力探測」為盾構小淨距施工保駕護航
 
    據了解,廣州地鐵十二號線為廣州軌道交通「X」 形對角線中西北至東南的結構骨幹線,串聯棠溪交通樞紐,承擔白雲、越秀、海珠、黃埔、番禺五大組團間的交通聯繫,貫穿金沙洲北片區、白雲新城片區、淘金、二沙島片區、赤崗、侖頭、大學城及生物島等重點發展區域。線路全長37.6公里,共設25座站,全為地下線。
 
盾構機出洞  (吳浪攝)
 
    此次貫通的潯里區間隧道全長約550米,盾構機從潯峰崗站始發後,沿潯峰山東路敷設,最終進入里橫路站。施工過程中,該區間左、右線之間隧道的最小距離僅有2.1米,盾構需小淨距始發和掘進,是該區間盾構掘進施工的難點之一。
 
    為此,廣州地鐵和施工單位廣東華隧的建設者們制定相應的專項技術方案,落實24小時值班機制,並且採用應力探測儀,提前在先行隧道小淨距範圍內的管片上預埋應力監測設備,待後行隧道通過時實時監測先行隧道的應力變化。通過數據整理分析先行隧道管片受力及變形變化程度,對盾構掘進參數及時進行調整和控制,確保盾構掘進施工的質量和安全。
 
盾體吊裝  (吳浪攝)

    精細化管控助力盾構「穿山過橋」
 
    在盾構掘進過程中,須先後兩次下穿水庫、橋樑等重要建築物,對地面沉降控制要求高。此外,由於盾構掘進路線與上跨水庫的2座橋樑樁基礎相遇,盾構機須切削既有鋼筋混凝土橋樁。
 
    為確保盾構安全下穿橋樁,地鐵建設者們多次組織技術專家就盾構下穿橋樁施工的加固方案深入現場查勘,反覆比選討論,確定橋樑加固措施及盾構下穿措施方案。在盾構下穿和切樁過程中,實行24小時監測,在地表和橋樑結構等多個部位設置監測點,其中橋樑地表沉降共52個,橋樑墩台沉降共18個,整個區間共計約336個沉降監測點,加密監測頻率,確保盾構平安穿越。
 
    截至目前,十二號線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23%;25座車站中,6座由其他線路建設,3座已封頂,其餘進行土建施工;24個區間中,1個區間已貫通,7個區間進行土建施工,其餘進行施工前準備工作。槎頭車輛段、大學城南停車場進行土建施工。(註:以上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准公布為準。)(記者 黃裕勇 通訊員 溫美春 曾智威 莫鑫宇 李家偉)
 
[責任編輯:薛正軒]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