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ABCDE」:世界視角中的中國共產黨成功密碼!

2021-06-29 17:50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6月28日面向全球發布中英文智庫報告《人民標尺——從百年奮鬥看中國共產党政治立場》。報告指出,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百年奮鬥歷程中,中國共產党形成了獨特的實踐密碼,可以用5個英文字母(ABCDE)概括:

 人民至上

 (All For The People);

 藍圖擘畫

 (Blueprint Drawing);

 能力建設

 (Capacity Building);

 共享發展

 (Development Shared);

 高效治理

 (Effective Governance)。

 這些經驗不僅對中國共產党在新起點上繼續奮鬥彌足珍貴,也對世界其他政党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人民至上(All For The People)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習近平說:「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切行動和制度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從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到用法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再到自覺接受人民監督,中國共產黨建立起制度閉環,確保一切為了人民。

 歐洲左翼黨第一副主席馬伊特・莫拉說,中國共產黨一直強調要為人民著想,而不像那些資本主義國家,為少部分人的利益著想。

 藍圖擘畫(Blueprint Drawing)

 西方政界有「選舉經濟周期」的現象,但中國共產黨在其執政實踐中基本有效地避免了「短期行為」,從而保證了國家大政方針的長期穩定性。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是一部接續奮鬥史。她善於緊緊圍繞人民利益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設定各階段目標,並以「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

 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不久,習近平就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共十九大又對未來中國30多年的發展做了新的戰略安排。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恩格爾感慨:「當中國為了下一代而制定規劃的時候,我們的一切計劃都是為了下一次選舉。」

 能力建設(Capacity Building)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其中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的能力建設尤為受到世界矚目,被認為是中國共產黨獲得人民擁護、戰勝各種考驗的關鍵原因之一。

 一艘穿行在暴風雨中的航船,要想行穩致遠,關鍵靠卓越的船長掌舵領航。從革命、建設到改革的歷史證明,擁有堅強領導核心,黨和國家事業就充滿希望,就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中國偉大社會革命和中共偉大自我革命,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對一個政黨而言,思想理論建設非常重要。對黨員,要通過思想理論建設告訴他們該怎麼幹、為什麼這樣干;對人民,要通過思想理論建設形成社會共識,凝聚起磅礴力量。巴西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國際關係系主任毛里西奧・桑托羅等多位海外學者認為,中國共產黨長久保持強大生命力的原因在於堅持不斷創新,始終實事求是,用與時俱進的理論思想武裝自我。

 中國共產黨通過民主集中制這個根本組織原則,把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和正確實行集中有機結合起來,既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可以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中國共產黨還有一套選賢任能的成熟機制,在幹部培養、選拔、使用、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制度。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說,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秘訣之一在於黨建優勢,組織部門發揮了專業的選拔、培訓、約束等作用,而不少政黨沒有專業人員做這件事,政黨領袖只能靠小圈子選擇他了解和信任的人。

 反腐是一種自我革新。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決糾正各種不正之風,「紮緊制度的籠子」,形成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四個全覆蓋的權力監督格局。

 共享發展(Development Shared)

 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是《共產黨宣言》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確立的最高奮鬥目標。習近平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秉持「一個也不能少」理念,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在建黨一百年之際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目前,「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是中國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中國共產黨正研究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實現共同富裕意味着要逐步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與此同時,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南南合作等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全球範圍內謀求共享發展、共同發展的理念。

 高效治理(Effective Governance)

 提高治理效能是各國執政黨面臨的共同課題,在中國實現高效治理最關鍵最本質的一條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架構鬆散的西方政黨不同,中國共產黨從中央到地方以黨委(黨組)、支部搭建起來的嚴密組織體系,保證了對整個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這使其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無論是常態治理還是應急治理,中國的人、技、物、財等資源往往能跨地域、跨領域實現高效集中。

 縱觀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進程,從抗震救災到戰疫、戰貧,從建設港珠澳大橋到實施嫦娥探月工程,以及打造「北斗」「天宮」「天眼」這樣的國之重器,無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高效治理的體現。

 實際上,使得整個中國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改革開放,也可以看作是中國共產黨集中全黨全國人民之力辦的「一件大事」。

 也門議會副議長穆赫辛・巴蘇拉說,中國共產黨是唯一能夠將各省各層級的人民團結起來保持強大凝聚力的政黨,這是很重要的經驗。也正是因為有各層級強大的凝聚力和良好的治理,中國才取得今天如此大的發展成就。(圖源:路透社)

[責任編輯:趙桐曲]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