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698萬人新增就業 勞動力市場需求增加

2021-08-10 09:44
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69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六成;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從2月份的5.5%,逐步回落至6月份的5%,失業水平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二季度100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求人倍率為1.58,勞動力市場需求增加。

 專家認為,上半年我國就業成績單來之不易,但仍需清醒地看到困難和挑戰,今年就業壓力依然較大,就業形勢之所以保持總體穩定,得益於經濟恢復的有力支撐,得益於就業優先政策持續發力。

 穩住就業基本盤

 「今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多134萬人,新增就業人數大幅增加,數據對比是就業持續改善的主要依據。」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表示。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相同的表現。數據顯示,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6月份回落到5%,均低於5.5%左右的控制目標,比去年6月份降低了0.7個百分點,也低於2019年6月份的5.1%。莫榮認為,「城鎮調查失業率已略好于正常年份,反映就業工作成效,就業形勢穩中加固。」二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6%,較一季度末回落0.08個百分點,也證明了這一點。

 從統計數據映照到不同就業群體,也顯現出就業基本穩定的態勢。當前,909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保持總體平穩,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延續增長態勢,脫貧勞動力務工總量3063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1.5%。

 就業持續改善的基礎是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持續顯現,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有力拉動了就業復蘇。「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良好,有力支撐了就業增長的基本面。」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趙忠說。

 此外,上半年就業成績單的取得,也離不開宏觀政策的全面發力。莫榮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共同發力,我國穩就業保民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今年一系列通過保市場主體來保就業的穩崗增崗措施,穩定了預期,穩定了市場,穩定了就業。

 廣開門路放手干

 「1家私營企業能夠帶動10個以上勞動者就業,1位個體工商戶能夠帶動3至5人就業,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市場主體的增長速度比較快,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李長安表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為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頻頻推出實招,促進了創業帶動就業,取得良好效果。

 自主創業者、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能享受到貸款、補貼、稅費、場地等組合政策的扶持。其中,給予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支持(個人貸款額度提高到20萬元,小微企業提高到30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還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扶持;在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載體中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免費向重點群體提供。

 門檻降了,很多職業有了不少變化,求職者有了更多選擇。今年以來,調飲師、食品安全管理師、碳排放管理員等18個新職業信息發布。個體工商戶在指定場所和時間內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從事便民勞務活動符合條件的,免予辦理營業執照。

 服務多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春風行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行動」等系列就業服務活動提供崗位需求上千萬個。5月份以來,「百日千萬網絡招聘行動」在全國各地推開,每周大量發布不同就業群體的崗位信息,360行的求職者,行行都能找到自己對應的崗位信息。

 「人社部等部門根據各個重點就業群體出台的專門幫扶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趙忠表示,「比如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培養出來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但是在勞動力市場中經驗尚淺,如果社會外部的力量多給一些幫助,就能讓他們更好地適應職場的需求。」

 高質量就業謀長遠

 當前,就業市場存在崗位需求和勞動力的供給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今年上半年出台了哪些措施來改善這種情況?

 今年就業工作面臨很多困難,近1500萬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中高校畢業生達909萬人,如何引導青年人走上理想的崗位?「高校畢業生是就業工作的重點,他們代表了青年就業的狀況。」莫榮認為,「我國大量的崗位還在製造業一線,我們今後的教育方式和用工制度要進行調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技能教育的培育力度,在上升通道上多給他們一些機會。在靈活就業方面,上半年法規政策制定上提出了明確的舉措,這也對促進畢業生就業帶來了利好。」

 二季度以來,技術工人求人倍率保持在2左右,特別是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迫切。「十四五」開局之年,為把更多普通勞動者培養成技能人才,把更多技能人才培養成高技能人才,人社部推出「技能中國行動」,制定「新增技能人才4000萬人以上」的總體目標,從技能人才工作的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各環節出發,全面提升我國技能人力資本水平。

 「技術工人是我國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今天這個觀點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人社部職業培訓專家、山東勞動技師學院原黨委書記崔秋立說:「其中,技能激勵行動從提升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着眼,打破成長進步的『天花板』,營造『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讓廣大技能人才看到技能成才的奔頭。」

 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成為今年穩就業保民生的亮點之一。專賬資金補貼對象範圍擴大到中高職院校(含技工院校)畢業年度畢業生,企業新型學徒制「拜師學藝」還有培訓補貼,職業培訓券可以讓勞動者免墊付便捷享受職業培訓服務。今年以來,高質量就業讓技能的「含金量」不斷提高,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無人機駕駛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等新職業的薪資水平,讓更多人渴望擁有一技之長。


[責任編輯:楊眉]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