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新聞:
香港商報官網 > 甘肅 > 本地新聞

甘肅新疆人大代表:建設新絲路應發揮各自特色

2014-03-12
來源: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何宇、李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9月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带”構想,本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2014年重點工作時指出,抓緊規划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带等構想,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拓展國際經濟基礎合作新空間。在隨後的幾天中,來自“絲綢之路經濟带”沿線的各省區全國人大代表就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並就在建設中發揮各自優勢提出了想法和建議。

  陝西省擁有中國最深厚的文化積澱,在歷史上絲綢之路就是從這里開始向西延伸的。作為國家規划的“絲綢之路經濟带”的東部起點,陝西在經濟带的建設中確立了自己的定位。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方瑋峰說:“陝西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古長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過去,長安曾經是我們國家最開放的城市,特別是唐朝時候,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我們定位是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带’新起點。根據國家整體布局,起草陝西省的工作方案。主要想法是以打造絲綢之路新起點為戰略定位,以建設西安現代化歷史文化名城為龍頭,依托陝西教育、科技、文化、歷史獨特優勢和陝西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產業基礎能力以及已有的與中亞國家的貿易合作,推進實質化合作的開展。”

  陝西省擁有獨特的歷史文化遺存,來自陝西省的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絲路經濟带建設中,教育、旅游、文化先行,依托自身優勢在絲路旅游中發揮示范、引領、带動作用。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旅游局副局長徐明正建議:“絲路概念歷史悠久、沉澱的文化資源比較多。‘絲綢之路經濟带’的建設要體現旅游先行的原則。在絲路起點建立絲路公園,在西安市建立絲綢之路博物館。”

  與陝西相鄰的甘肅省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河西走廊將中國與中西亞以至歐洲非洲的商路聯接起來,這里也是中西文化的交匯區,聞名世界的敦煌就位于這里,區位和文化等優勢成為甘肅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带”的有利條件,甘肅也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带”黃金段的構想。甘肅省委宣傳部長連輯說,“絲綢之路經濟带”在甘肅能發揮的作用主要是四個方面,如通道的銜接作用,產業支撐作用和生態屏障作用,以及在文化上的融合作用。“第四個就是文化的融合作用,因為總書記講的五通,其中有一個就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我想更有可能是通過文化的手段、文化的內容讓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形成文化價值的認同,這恰好是甘肅的一個特點。”

  連輯說,甘肅正在建設中國目前唯一的華夏文明創新傳承區,正在抓的十三個版塊建設,每一項工作都和“絲綢之路經濟带”的建設息息相關,其中比較重要的是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設,在一會四區的建設中,最重要的就是絲綢之路敦煌國際博覽會。

  連輯說:“這都是國家層面的,其中最大的就是現在我們正在報國務院審批的絲綢之路敦煌國際博覽會,這個概念類似于東盟博覽會,東盟是經濟的,寧夏有一個阿盟的、伊斯蘭國家的首腦會議,它是带有民族和政治性質的,我們這個是以文化為主的,是面向國際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

  甘肅的西面就是新疆,這也是中國的西北大門,地理優勢明顯,新疆提出要努力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带”上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和醫療服務中心,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带”核心區。全國人大代表、新疆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說:“把五個中心,一個核心區納入到國家規划的‘絲綢之路經濟带’的規划當中去。一定要把‘絲綢之路經濟带’這個文章做好。”

  很多新疆團全國人大代表都把發揮新疆的地理優勢,做好新絲路“互聯互通”作為自己發言和建議的主要內容。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昌順說,“絲綢之路經濟带”構想又給新疆的交通設施建設提供了新機遇。“我想特別是‘絲綢之路經濟带’的問題,這在我們交通方面可能要與周邊的國家在互聯互通方面要先行,要先行的研究,先行的做一些工作。”

  烏魯木齊鐵路局原局長唐士晟說,新疆近年來鐵路建設突飛猛進,鐵路已經成為新疆對中亞地區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但僅有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兩個鐵路口岸,這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带”的新形勢下還是遠遠不夠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新疆與周邊國家的鐵路口岸單一,不能滿足進一步發展的要求,尤其是國家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带’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加快基礎設施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拓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新空間,與這個要求相比,開創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局面和新思維相比,更需要加快新疆同周邊國家鐵路互聯互通的步伐。”

  來自南航股份新疆分公司的富璞岩建議把烏魯木齊建成一個中西亞的核心航空樞紐。“剛才大家說的那五個中心,比如醫療服務中心,烏魯木齊把醫療搞得很好,很難想象,一個塔什干,一個杜尚別的人開着汽車到烏魯木齊來看病,他肯定是坐着飛機來的。所以把烏魯木齊建成一個航空樞紐,中西亞的一個航空核心樞紐,它是把烏魯木齊建成五個中心的一個前提和基礎,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带’建設的一個主要內容。”

  在眾多代表交通先行的建議之外,新疆大學信息科學工程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吾守爾·斯拉木建議,建設中的“中國——中亞科技合作中心”的功能設計當中應該增加“絲綢之路經濟带”相關內容,以及建設一個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带”的計算機智能翻譯系統工程。“這個計算機智能翻譯系統,它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带’國家之間的信息交流,大量的海量的信息交流共享,很有必要。”

[責任編輯:香港商報實習生1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content_pic_link,cat=6 and pic<>'' and hot!=1 and status=1,id,desc,,0,1,2,294,196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