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中,不少农民反映,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结婚费用居高不下。动辄几十万元的花费成为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有些家庭甚至因此致贫。
花费
前不久给儿子办了婚礼的河北省馆陶县孙庄村的孙明(化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订婚下礼3万3,结婚彩礼12万,家里无新房,被女方要去20万‘房子钱’,买汽车花8万,加上家具家电、婚礼摆席、谢媒人等,花了近50万。”
记者在冀南、鲁西、豫南部分农村地区采访发现,近年,这些地方的结婚花费动辄几十万元。“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现象普遍存在。
被采访农民纷纷反映,女方对男方普遍开出的结婚条件是:离县城近的要在县城买1套房,远的要在村里盖1套楼房,盖平房则需盖满一全院,一般花费20万元到40万元;彩礼普遍超过10万元,有的还要求婚前买1辆家用轿车。冀鲁豫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彩礼要有“三斤三两”或者“万紫千红一片绿”的习俗。“三斤三两”是指“百元人民币三斤三两”(14万元左右);“万紫千红一片绿”则是“1万张紫色5元钞票,1千张红色百元钞票和一堆绿色50元钞票”(20万元左右)。
不少群众反映,父子辛苦数年打工积攒的钱仅够盖(买)房子,其他花费靠向亲戚朋友借。河南省商城县汪桥镇沈塆村的老林年近60岁,仍常年在外打工。他说:“不打工没办法,儿子25岁了,还没说到媳妇(未定亲)。我们爷俩每年打工总计收入5万元,去年在镇上买了套房需20多万元,眼下有十几万元房款需借贷。”
河南南部一些县乡,“打工挣钱、盖房、给儿子娶媳妇”已成为许多农村中老年人的目标。
负担
专家和基层群众分析认为,农村适龄青年“娶妻贵”首先源于“娶妻难”。“娶不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娶不上”。农村地区几千年重男轻女的观念,让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谭克俭认为,快速城镇化导致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女青年与男青年相比,留城较为容易,更加剧了农村适婚青年性别结构失衡。
城市示范效应以及部分农民的攀比陋习导致农村结婚费用高涨。专家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物价提高,结婚费用节节攀升。
对农村婚嫁情况比较了解的大名县大学生村官张方说:“富裕人群结婚大操大办形成了不良示范效应,村民由此产生攀比、从众等心态,只能‘打肿脸充胖子’,没钱也要愣充面子”。
谭克俭说:“表面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农民荣辱标准的错位。从深层讲,是因为农村社会管理的削弱和滞后导致了许多农村社会事务无章可循,农民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约束。”
引导
专家认为,因习俗的固化以及乡土社会松散的社会形态,农村“高价”娶妻现象很难遏制。然而,鉴于这一现象对农民生活乃至农村风气带来的影响,各地应积极主动作为,加以治理和引导。
谭克俭说,国家“单独两孩”政策出台,有助于缓解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他认为,在“八项规定”精神影响下,公务人员大操大办的现象已得到遏制。下一步,有这样几点建议:
首先,要以此为契机,扭转富裕人群的奢靡排场对社会风气带来的不良影响。
其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新形势下的移风易俗,教育群众形成理性婚嫁观。
他指出,过去移风易俗集中在农村本地旧传统,现在要开展适应新形势下的移风易俗。在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氛围下,教育群众学会自我调适,降低维护自尊式的利益需求,积极倡导婚事新办、婚事俭办,树立文明、健康、良好的新婚俗,减少群众在婚丧嫁娶过程中的不理性行为。
另外,要加快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农民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作用。“自组织”对群众人情消费具有约束和教化作用。在农村地区应加快培育类似红白理事会这样的社会组织,通过“自组织”的力量,加强村规民约等制度建设,约束村民行为,强化农村的社会治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