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最近在琢磨啥?
当主语被限定为广东省主管金融的副省长时,在珠三角金融改革与粤港澳自贸区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或许将更受关注。
6月3日,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以“跟大家做一个沟通”的方式,阐述了他近段时间思索的四个议题,同时抛出了无数个疑问句式。其中既不乏互联网金融等热门概念——甚至比较潮的“微信红包”也被提及,也“深藏”了以碳排放交易为利刃,切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乃至人民币国际化的“野心”。
所有的思考,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进行概括;“区域政府在管理中要有金融的理念,金融机构也要在传统的金融业务中,在未来金融发展的新业态上,不断抓住空间。这种空间,不仅存在于国内金融,在体现在国际金融的发展中。”
在此,记者以本人口述的方式,忠实记录陈云贤的“四点思考”,也包括很多尚无结论的疑问,从中可管窥广东金融强省发展的方向和未来战略。
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在2014年广东金融工作会议上发言。宋翩 摄
思考一:权力下放 地方政府怎么办?
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央金融与地方金融有效结合跟分权管理的问题。
目前,地方金融出现了大量的民资寻求金融投资、实体企业寻求金融配置、地方金融寻求金融支撑、新经济发展寻求新金融业务等等现象。这些现象,有些中央能管,但其中的大多数,还需要地方区域政府的监督规范。
党的十八届三全会中刚好提到了关于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问题。所以,我思考的第一个事项就是,假如中央把相关的事项下放到了区域,让地方政府来管理,从省市的角度来看,你们(列席会议的省市负责人)应该怎么办?要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思考二:互联网金融三趋势
我思考的第二个议题,就是大家议论很多的互联网金融。
现在很多的讨论都在玩概念,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只有两类,一个是纯网络银行,或纯网络金融;第二个是分支型的网络金融。
目前,在我们国家,分支型的网络金融还没有形成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根本冲击,另一方面,当前所谓的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的出现,也还没有对我们国家现行的货币发行体系、货币监管体系造成实质的冲击。
但有三个方面的趋势,仍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一是网络金融业务向综合方向发展的趋势;二是社交网络平台金融化的趋势,特别是今年春节出现的微博红包、微信红包等等;三是互联网金融给国家法律调控,业务监管带来巨大挑战的趋势。
思考三:人民币国际化 广东能抓住什么先机?
两三个月前,香港的人民币存款现金超过八千六百多亿。上个星期,我跟相关同志到香港调研,发现数值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现金存款已经接近一万个亿,再加上票据、发行的债券等等,已经超过一万一千多个亿。
大量的人民币积存在香港,出路何在?无非两个方向,一是走出去,流向周边区域国家,另一个是回流到内地。
我们就此提出的一个思考是,同样一个币种,能否在内地与海外同权同利?如果说可以,那么它回流也是正常的。
在回流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思考,能否搞一个人民币在岸结算中心?关于这个结算中心的设计,我们可以分几步进行思考。第一步,人民币贷款投资。第二步,会不会出现金融产品的交易?第三步,会不会出现资金的同业拆借与货币交易市场?到了这一步,如果再进一步发展,它与香港的离岸市场,香港、新加坡、伦敦的离岸市场,如何对接?
我们的货币在走向国际化,走向离岸的同时,能不能有一种特别的账号来进行管理?比如说,美元走向欧洲,走向世界的时候,美国对离岸美元的管理设定了一个特别的账户IBF(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y),日本也出现了JOM(Japan Offshore Market)。
反过来说,如果海外的投资者进入了我们离岸市场在岸结算中心,但是其业务又跨越了这个区域范围,这种企业资金应该怎么管理?能不能设立两个账户,一个普通账户,一个特殊账户,而这种特殊账户的主要对接与管理,就落在广东各家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
所以我的第三点思考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广东能抓住什么先机?我们的金融业能抓住什么先机?
思考四:人民币国际化弯道超车新路径
我思考的第四个问题是,广州碳排放期货交易所的设立开启的新可能。
以能源捆绑促成货币国际化,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币种走向国际化的过程当中的一大特色。比如说,英镑捆绑煤炭能源,煤炭早期的进出口使英镑逐步成为了国际货币。美元捆绑了石油的进出口,尤其是石油的定价结算,使美元成为世界各国离不开的通行货币。
人民币原来排在世界的第十三位,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在排在第七、八位,但要赶超前面六位,如果没有弯道超车的特殊措施与途径,是很难实现的。
1997年,一百多个国家在日本签订了《京都议定书》,对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量进行有效的限定。碳商品因此形成有效买卖,也由此出现了碳信用、碳银行、现货交易、期货交易。
现在,我们也在广州、深圳进行区域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广州、深圳能不能断提升现货交易水平,使其向碳排放期货交易所过渡,并在这个过程中,设定交易的标准化,让其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标准?
现在亚洲进行碳排放交易的,只有日本和韩国,但规模非常之小,如果我们制定的标准,能从全国辐射到东南亚,就能将其作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金融切入点。
英镑捆绑煤炭,美元捆绑石油,人民币未尝不可捆绑碳排放、碳资源,使之成为人民币弯道超车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