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特别报道

海陸聯動 北部灣開放破繭成蝶

2015-03-05
来源:香港商報

  從「老少邊窮」的邊陲之地,一躍成為中國對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變身為國際海陸大通道、合作大平台——隨著改革航船駛入水流激盪而又氣象萬千的深海,北部灣海納百川、從容自信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正在孕育生成。

  「開放合作是北部灣經濟區今后工作的重頭戲,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東盟開放合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延強指出,北部灣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往南可通過海上通道連接東盟各國,也可以通過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縱貫中南半島,往北可通過貴州、四川、甘肅等地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開放合作的戰略意義不容小覷。

  香港商報記者 蔡寧 李鵬飛

  拓展開放平台搭建南寧渠道

  「開放合作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平台和機制之上,沒有平台機制的持續創新完善,就沒有開放合作的長期效益。」廣西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全區實施「雙核驅動」戰略工作會議上指出,眾多影響深遠的對外開放合作機制平台集聚北部灣,為進一步深化拓展與東盟的開放合作,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打下了良好基礎。

  自2004年以來,北部灣核心城市南寧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永久舉辦地。中國-東盟博覽會已成為中國與東盟間最重要、最成熟的區域合作機制,從貿易到投資,從貨物貿易到服務貿易,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在積極推動雙方經貿合作的同時,緊扣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重要成果,服務多領域合作,促進多層次交往。在會議及交流活動中通過了《南寧共識》、《南寧聯合宣言》、《南寧倡議》等一系列會議文件,形成了中國-東盟「南寧渠道」,南寧也依託這一平台逐步成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核心樞紐城市。

  北部灣經濟區另一重要的次區域合作機制是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2006年在廣西的積極推動下,中國、東盟成員國和亞行共同啟動了該論壇,并已成功舉辦8屆,在其推動下中國-東盟海上合作新機制正逐步形成,有力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港口物流、臨港產業、海上旅游等領域的合作,特別是分別與馬來西亞、泰國合作建設中馬產業園、中泰產業園,使中國-東盟之間新興次區域合作成為中國-東盟的共識,使得重點領域合作道路從此走上機制化。

  除了積極推進建設「兩國雙園」外,北部灣經濟區還將建設東興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在跨境合作、國際旅游、國際勞務合作、投融資管理、城鄉統籌方面先行先試。此外,探索建設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推動兩國建立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協調工作機制,爭取將跨境合作區建設成為中越友好合作的新高地、中國與東盟深化全面經濟合作的示範區。

  北部灣自貿區蓄勢待發

  作為深化開放合作的「試驗田」,成立「自貿區」的構想也被北部灣提上了議程。記者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東盟開放合作辦公室了解到,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報工作,推動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可行性、建設方案和配套政策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初步方案的編制,并向國務院提交了申請。

  據了解,試驗區的建設將以突出特色、制度創新為核心,重點將在促進與東盟貿易便利化和平衡發展,探索與東盟擴大雙向投資的新模式,建立高效的服務型行政管理體制,促進跨區域監管聯動創新,構建與東盟高度一體化的產業合作體系,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建設與東盟互聯互通的綜合樞紐,推動與東盟的人文融合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的示範區。

  「北部灣具有非常良好的開放合作基礎,如在新一輪自貿區設立布局中列入其中,將凸顯重大戰略意義。」李延強表示。

  打通海陸空國際大通道

  一個區域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開放合作是必然,而通道建設是前提。「北部灣經濟合作最核心的價值,在於打通中國東部沿海和海上東盟的聯繫通道;北部灣這個節點一天不通,中國與東盟諸國的縱深交往就處於被動局面。」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李羅力認為。

  2014年10月,國家在新修訂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中,明確要打造北部灣區域國際航運樞紐。目前,北部灣經濟區正在加快發展港口航運體系,優化產業發展的物流環境,推動區域物流信息一體化,扶持和培育重點航線、班輪,推進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建設,力爭到2020年,實現港口吞吐量5億噸。可預見,未來北部灣經濟區將會成為航運業發展新的重要集聚區及中國與東盟合作的物流基地。

  「廣西將構建面向東盟的互聯互通海陸大通道,重點構建海運、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港口、光纖五張網,以港口作為海上互聯互通的重點,推動建設中國-東盟港口群合作。」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在第八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表示。

  如今,一個以港口為龍頭,以陸路和空港為大通道,以保稅物流體系和物流園區為關鍵節點,以快速通關為保障,連接多區域合作的高速海陸空國際大通道正在北部灣日漸成型。出省出邊上,通往雲南、貴州、湖南、廣東和越南的6條高速公路已全部打通,南廣高鐵已於2014年底開通,往湖南、雲南的高速鐵路在加快建設。經濟區內,六景-欽州、崇左-欽州等4條高速公路和南寧至欽州、欽州至北海、欽州至防城港3條沿海高鐵通車,形成通往經濟區各市1小時、通往廣西各主要城市3小時的經濟圈。海路方面,北部灣港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多個港口通航,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過2億噸,海運物流網絡已經通達全球;同時,南寧國際機場完成擴建升級,一個溝通東南亞、中國西南、華南和中南的區域性國際通道已打通。

  南新經濟走廊:海絲陸路大動脈

  海陸從來不可分離。李延強指出,廣西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的陸路通道,其戰略意義不亞於海路,且有其自身優勢:速度快、全天候、效率高、便捷。陸上通道主要指「南新經濟走廊」,這是中國與東盟合作中極富戰略意義的一條通道:北起中國南寧,南抵新加坡,共涵蓋7個國家,連接著亞洲約15億人口,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陸路互聯互通大動脈的優勢正日益凸顯。

  據介紹,廣西近年一直在加強中越邊境互聯互通的力度,高速公路已通至邊境的兩個主要城市東興和憑祥。從南寧到憑祥的高速鐵路已列入議事日程,南寧到東興的高速鐵路也開始做前期工作計劃。新加坡到馬來西亞的高速鐵路已開始建設,目前關鍵是建好憑祥到河內的高速公路,打通從南寧到河內再到越南全境的高速公路和鐵路,整個中南半島就可以一路貫通到新加坡。「如果從南寧到整個中南半島的交通都可以暢通無阻,南新經濟走廊的戰略意義、經濟意義就太重大了。」李延強指出。

  舞動開放龍頭托起產業合作

  中國-東盟從「黃金十年」向「鑽石十年」進發、合作從量變到質變升級,追求產業集群效應業已成為中國與東盟產業合作的大勢所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已經進入全方位、深層次、高規格的階段。而作為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陣地,北部灣經濟區從中受益匪淺,如今正成為產業合作的新熱土。

  在「北部灣速度」的超常推進下,一大批重大項目和園區相繼投產和加快建設,眾多海內外知名企業將北部灣作為進軍西南、中南市場和走進東盟的戰略基地,經濟區呈現「群龍鬧海」的恢弘場面。隨著以北海和南寧為主要基地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以防城港和北海為主要基地的新材料產業集群,以欽州和北海為主要基地的新型石化產業集群快速興起,中電北海產業園、北海鐵山港工業區、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等10個超百億園區也脫穎而出,告別了以前項目規模小、布局分散的局面。

  「飛地經濟」成產業合作新模式

  2012年4月1日,中馬欽州產業園奠基開園,從此揭開了北部灣經濟區產業合作國際平台的序幕。設在中越邊境城市崇左的中泰產業園,目前已獲得泰國政企多方大力支持,致力將其打造成南新經濟走廊上中泰兩國共同推進的產業合作重要平台。

  廣西社科院院長呂餘生表示,由兩國共同建設的跨國、跨境經濟園區具有更強的融合度、開放度,必將吸引更多強勢優勢產業聚集,為雙方產業發展搭建載體和平台,可以推動雙邊合作取得更大成效。「以『跨國、跨境園區』為主要載體的產業合作將成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新模式。」

  「下一步,我們將力求在現代產業擴容升級以及區域一體化發展等方面創新突破。」廣西自治區北部灣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延強說。北部灣正謀求建立「中國-東盟飛地經濟試驗區」,目前與雲南、四川、湖南等省達成在北部灣經濟區合作建設產業園區的共識,實行「稅收分成、統計指標分享、節能減排指標分擔」的「飛地經濟」模式,希望通過互利共贏的實踐,一起走出一條優勢互補、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這種飛地經濟的發展,對於合作省份而言,可以分享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機遇和各種優勢,實現『借船出海』,擁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出海通道;對廣西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實現『借鸡生蛋』,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建設;從國家層面看,可以更好地推動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加快構建中國-東盟自貿區。」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認為。

  一廊連七國開放新一極

  相較於備受矚目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陸路動脈從南寧南下,縱穿越南、老撾、泰國、馬來西亞,直到3800公里外的新加坡的「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雖未引起世人同等關注,卻在「一路荊棘一路歌」地踏實推進。

  這一陸路通道的北端城市南寧,是中國北部灣經濟區域的戰略要冲,同時也是中國通向東南亞的陸路通道;而在走廊南端,新加坡是國際金融中心及亞洲重要的航運、服務中心,具有很強的經濟輻射力,憑藉原已建好的海上和空中線路,新加坡可成為走廊通向全球經濟的出口。

  除了兩端城市開放合作的龍頭效應,南新經濟走廊還將發揮沿線核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和帶動引領作用;它不僅是一個交通線路網,更是一個全方位開放合作區。走廊沿線連接的8個核心城市中6個是所在國首都,2個是省會城市,均是區域經濟中心,與周邊形成一定發展勢差,沿著通道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開拓后,可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向外圍輻射的板塊式經濟。

  這實際是一個吸引外資,到發展中心城市,再到逐步擴大輻射範圍,建立起良好的經濟環境的過程。在基礎設施建設鋪就的良好基礎上,南新經濟走廊將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產業合作、優勢互補的最好載體。以南寧為核心的北部灣經濟區既是南新經濟走廊的北端起點,也是東南亞、華南、西南三大處於不同工業化時期區域的結合點和中心,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南新經濟走廊上促進多層次產業合作的重要平台。

  隨著北部灣至珠三角沿海高鐵的開通,「南新經濟走廊」也將延伸至港澳,共建這條兩頭有強大經濟體做龍頭、中間有深厚產業空間的黃金走廊。通過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個發達的兩端,經廣東、廣西環繞北部灣南下,帶動中間的馬來西亞、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等東盟國家發展,泛北部灣與泛珠三角的區域經濟合作由此連接在一起。

  由此,南新經濟走廊在中南半島連接成網,南端由新加坡通達全球,北端由南寧及北部灣經濟區通達粵港澳及中南西南內陸,處於多區域經濟合作樞紐的北部灣區位優勢、地緣優勢進一步凸現,廣西對外開放的兩翼——東盟與粵港澳以北部灣為中心比翼齊飛,助力廣西騰躍發展。

  李鵬飛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