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特别报道

田林縣:用綠色譜寫崛起的樂章

2015-07-28
来源:香港商報

  

田林鳥瞰圖

  【香港商報網訊】田林縣是廣西面積最大的縣,地處南貴昆經濟區中心,自然資源豐富,境內萬木競秀,千山流翠,94.8%為土山,森林覆蓋率76%,享有「森林公園」美譽。

  近幾年來,田林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融入新常態,著力建設「富裕生態文化和諧」新田林,經濟社會取得持續健康發展。據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田林縣地區生產總值達12.58億元,財政收入1.4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2億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28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8元。

  隨著國家批覆實施《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田林縣將依托獨特的區位和自然資源優勢,主打生態牌,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邊吃邊,靠天發展,靠人改變」的綠色發展之路。田林,這片潛力巨大的發展熱土,期待著商家的關注、走進和投資創業。特約記者 黃瑞芳、王永興

  晚熟芒果成為「後起之秀」

  芒果是百色市的特色產業,主要產地在右江河穀的田東、田陽縣一帶。田林縣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日平均氣溫稍微低於右江河穀一帶。獨特的氣候不僅利於芒果的生長,而且芒果的成熟比右江河穀縣區晚10-15天。田林縣藉助右江河穀大市場輻射,錯開時間讓芒果晚熟半個多月,開辟出百色芒果第二產地,芒果價好暢銷,供不應求。

  近年來,田林縣依托山地資源,通過引企業實施芒果產業項目建設,並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管理模式,鼓勵村民流轉鎔置的荒山荒地,參與公司開發建設、發展林業產業,建立企業出資金與技術、農民出土地、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結機制,發展壯大芒果產業。今年全縣在舊州鎮通過土地流轉,建立了2000畝的芒果種植示范產業園,在潞城瑤族鄉發展連片各2000畝的芒果標准化生產示范園2個,目前正在種植中;在定安鎮種植3400畝,目前已基本完成土地流轉工作。

  為做大做強芒果產業,田林縣出台了《田林縣芒果產業發展扶持辦法》,2015年設立芒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年內安排財政性資金1320萬元以上,其中芒果專項貸款貼息基金200萬元,以苗木、貸款貼息等方式,重點對芒果種植企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和個人在規模化設施生產、標准化基地建設和標准化育苗等關鍵環節進行扶持。同時制定了激勵政策,對新發展芒果種植相對連片100畝以上等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截至6月底,全縣已發展芒果面積28497畝,可投產面積8652畝,產量達5741噸,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廣東等各大城市。

  田林縣到2016年底計劃發展芒果種植面積達10萬畝,同時加快芒果「三品認證」工作,力爭2016年底前通過無公害芒果產品認證;到2025年芒果發展至20萬畝,預計總產量達到20萬噸以上,產值突破10億元以上。

  綠色生態為產業發展提供巨大空間

  田林縣有林地685萬畝,居廣西第一,是「中國八渡筍之鄉」、「中國靈芝之鄉」。境內有南盤江、西洋江和馱娘江三大江河,可開發能源120萬千瓦以上。近年來,田林縣立足縣情和山區資源優勢,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謀求更高品位、更高水平、更高境界的科學發展路徑,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靠山吃山,做強「林」的文章。一是采取「基地+公司+大戶+農戶散種」造林模式,用3到5年時間重點實施八渡筍、芒果、優質油茶、珍貴樹種、用材林(各20萬畝)以及田林壽桃等「六大基地」建設。努力為森工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生產原料,推動生態工業區的壯大和生態產業鏈的延伸。目前,田林已先後在舊州、潞城、八渡、者苗等鄉鎮建設七個連片1000畝以上良種油茶造林示范基地,在潞城瑤族鄉旺吉村和豐厚水庫建設兩個2000畝以上標准化芒果示范園區,在舊州鎮平林村平林屯建設2000多畝的芒果示范種植基地。同時,大力扶持發展林下經濟,據悉,全縣己累計發展林下經濟面積101.18萬畝,林下經濟總產值達7.94億元。二是整合木材加工企業,打造廣西木業「航母」。將全縣51家木材加工企業整合為11家規模以上木材加工企業,擴大產業規模,力爭到2018年,全縣木材加工產值超過10億元,到2020年超過15億元,建成廣西木材精深加工基地;推進生態工業集中區建設,打造循環經濟,按照「一園一策、一園一業」的發展目標,對工業集中區進行擴容整合,科學布局,准確定位,錯位發展,增強特色,避免小而散和重複建設,不斷提高產業集聚度和促進板塊經濟的形成。目前,舊州板堅工業園區建設正有序推進。靠水吃水,做優「水」文章。田林縣潛能優勢在水,有南盤江、馱娘江、西洋江三大江12條支流,可滿足100萬千瓦水電裝機容量。一是重點推進瓦村水電站和八渡口水電站建設,爭取前者實質性開工建設,後者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合力利用水資源,啟動南盤江調水治旱工程,擴大農業灌溉面積;實施啟文水庫擴容工程,切實緩解縣城飲水困難問題。二是把那讀、那拉、半臘等16家小型水電站整合為兩家規模以上企業,提高水電效益。三是充分利用百色水利樞紐、龍灘水電站、洞巴水電站等大中型水庫所形成的大水面,發動庫區群眾多種經營,大力發展網箱養魚,年內達到2.5萬平方米,促進農民增收。靠邊吃邊,做「實」邊文章。田林縣區位優勢在邊,毗鄰雲南富寧縣、貴州冊亨縣,為走聯合發展之路和開發沿邊經濟園區提供廣闊天地。一是建設通邊連省路網。以開展通村公路大會戰為契機,力爭打通舊州至那臘二級公路、舊州至富寧至那坡至平孟口岸通邊出境公路、八渡口大橋、田林至淩雲二級路、田林至西林高速公路等通邊連省交通線,拓展交流合作范圍。二是共建跨省工業園。依托貴州豐富的煤炭和百色豐富的鋁土礦及林木資源,推進舊州黔桂合作園區共建工作,規劃建設八渡口水電站,大力發展煤電鋁、林漿紙一體化等項目,打造10億產值經濟園區。三是接邊貿易。選擇人口較集中的邊境鄉鎮,引進有實力的貿易企業,建設跨區域、輻射外縣、外省的貿易市場,拉動消費增長。靠天發展,做活「天」文章。具體是抓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源」。依托豐富的日照資源,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利用浪平、百樂巨大的風能資源,加快推進風能發電項目。利用廣袤的森林資源,積極推進以樹葉等森林再生資源為原料的天然氣和生物發電,打造經濟增長新一極。

  旅遊開發成經濟發展新引擎

  田林地處廣西丘陵至雲貴高原過渡地帶,獨特的地形地貌,構成豐富而奇特的旅遊資源。海拔2062.5米的「桂西屋脊」岑王老山是生態養生避暑勝地,一河穿三山的三穿洞溶洞景觀心悅神爽,20萬畝八渡筍基地形成壯觀的「南國竹海」,震驚中外的「馬神甫事件」發生地定安鎮曆史人文厚重。此外,300多年曆史的田林壯劇,以及瑤族銅鼓舞列入國家非遺。如今,田林縣正依托這些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開發旅遊,實現「零」的突破,打造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水生態觀光和生態休鎔養生」為核心特色的桂西原生態森林生態旅遊勝地。一是岑王老山生態觀光休鎔景區項目。目前,田林縣已完成岑王老山上山道路、登山步道、達龍坪遊客服務中心和相應配套設施的設計預算並通過財政評審。二是定安鎮綜合旅遊建設開發項目。田林縣在定安鎮「西林教案」遺址開辟震驚中外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導火索「馬神甫事件」展示廳,爭取在年內建成開放;配套的斷決亭、觀景台、民族英雄廣場、後龍山森林公園、清水河左岸生態休鎔及采摘體驗農家樂等項目正在規劃設計中。三是三穿洞地質公園景區項目。田林縣將修建啟文至香維至二穿洞簡易便道,修建通往三個天然洞之間登洞簡易步道,修建田壩至兩岔河道路建設,並做好三穿洞旅遊項目規劃設計前期相關准備工作。四是利周旅遊小鎮開發項目。田林縣在原有「春天裏山莊」、「雲河水村農家樂」、「老山泉休鎔農莊」的基礎上,將引入社會資金,在福祥村那伏屯打造林家園,以人工造景辦法,建設老山村凡屯至凡昌村長隴屯500畝連片桃花、向日葵基地和若幹個花園觀光拍攝基地,在福祥村那伏屯河對面的林家園後山建設狩獵景點,增加刺激性、趣味性,在農家樂點組織開展專場旅遊演出。五是萬吉山森林公園開發項目。將萬吉山提升為文化體育旅遊花園式森林公園,增加感觀的美感效應,該縣將增加各類體育設施,包括旅遊車道和自行車道,增加觀景設施,建設一個小型綜合旅遊賓館,配套生態養生園項目,提高檔次品位和吸附能力。同時,田林縣已連續九年舉辦了壯劇藝術節,吸引了海內外專家學者和四方眾多來賓的參與,壯劇文化不斷擴大影響,今後,還將文化與旅遊進行深度融合,旅遊發展前景廣闊。2014年,該縣旅遊總人數達到59.73萬人次,同比增長13.0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74億元,同比增長23.15%。

[责任编辑:董慧林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