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正處“寒冬”,湖南外向型經濟發展,面臨怎樣的機遇——
放眼全球 開放發展
湖南日報記者 鄧晶琎
外貿,是我省“十二五”包括今年少數幾個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指標。
今年1至11月,我省進出口總值1631億元,同比下降1.2%,外貿罕見負增長。
憂中有喜的是,對外投資中方合同投資額26.45億美元,同比增長58.3%,“走出去”步伐加快;全省實際使用外資107.1億美元,同比增長11%,引資量與質齊升。
當前,在國際市場需求不足的大環境下,湖南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迎來新的大好機遇。
外貿的“寒冬”已至,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春天不遠。
用好平臺,才能拉長“短腿”
窗外,正值寒冬。
從全國外貿數據來看,今年前11個月,出口有9個月負增長,進口更是連續13個月下降。
與全國外貿形勢的“極寒”相比,湖南的外貿數據也透露著“寒意”。1至11月,我省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2%。
還能感到一絲“溫暖”的是,我省前11月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談及這一年的湖南外貿,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稱:“進步不小,差距巨大。”
進步不小,體現在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上。
前11月,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占全省外貿總額比重超過50%。藍思科技、富士康、中車株機等重點企業來勢良好。
差距巨大,體現在湖南外貿總體發展仍然“量小腿短”。
前11月,我省進出口總額還不足河南同期進出口額的四成,甚至落后于經濟體量遠低于我省的江西、安徽。
分析主要原因,開放通道不暢是其一。
今年,“湘歐快線”剛開始實現常態化運營,首條長沙至香港全貨機國際貨運航班12月初開通。相比之下,鄭州的鄭歐班列今年已開行150班,總貨值6.93億美元;鄭州機場已開通國際貨運航線25條。
平臺效益不高是其二。
我省各類外向型平臺在中西部數量處于前列,但有些平臺“有名無實”,有些口岸“有岸無口”。岳陽作為我省唯一的一類口岸城市,功能性平臺齊全,但“吞吐”不足,作用有限。
長沙海關多次提出,湖南爭來許多開放平臺,海關監管的綜保區就有3個。但爭來了這些平臺后,如何用好平臺,辦法卻不多。
2016年,湖南迫切需要培育扶持更多的外向型企業,引導企業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把外貿平臺做實;引導企業“兩眼向外”,針對細分市場,生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讓眾多的“湘字號”搶搭平臺揚帆出海。
企業“走出去”,助推產業升級
湖南與老撾簽訂建設810公里高速公路的投資備忘錄,投資總額約1200億元;埃塞俄比亞湖南裝備制造合作園等重大項目進入國家視野;遠大住工在蘇里南的工廠投產,巴西項目也在籌建……
今年以來,東盟、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成了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基礎建設、住宅產業等優勢企業“走出去”大顯身手的舞臺。
前11月,湖南“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主要指標保持高速增長。全省對外投資中方合同投資額26.45億美元,同比增長58.3%,增幅排名全國前列。
省商務廳預計,今年全省將新增境外投資企業119家,總數達1100余家,對外經濟合作遍及全球90個國家和地區。
與既往相比,今年湖南“走出去”的方向更加明確,精準對接“一帶一路”,不斷拓展新興市場。
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認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經貿交流合作,既是消化我省工程機械、鋼鐵等相對富裕產能的有效途徑和手段,也是湖南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型工業化的現實需求。
隨著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步伐加快,明年還需更多湘企繼續在廣袤的國際舞臺“開疆拓土”。
從戰略上看,我省可推動“走出去”模式從“游擊戰”向“陣地戰”轉變、“走出去”主體由“游擊隊”向“品牌軍”轉變。深度挖掘東盟和非洲市場,積極開拓拉美市場,努力進入歐美發達市場,在1至2個國家取得重大進展。
從戰術上看,我省將以西亞、中亞、中東歐、拉美為切入點,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積極跟進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阿聯酋、沙特等國的保障房、城市輕軌、鐵路建設等領域項目;促進建材、湘繡、陶瓷、茶葉、箱包、五金等產品進入西亞、中亞、中東歐地區。加快三一重工巴西工業園的建設進度,引領湖南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抱團投資拉美等。
招商引資,注重“量質齊升”
投資拉動仍是我省發展的主要動力。今年前11月,全省新批外資項目493個,同比增長2.5%。實際使用外資107.1億美元,同比增長11%。
細看招商引資成績單,今年1個縣(市區)、7個園區實現實際使用外資“零的突破”;14個縣(市區)、16個園區實際使用外資額“倍增”。
這表明,作為開放型經濟主要載體和招商引資主戰場的園區,其集聚作用正不斷強化。
而從外資的投向看,引資結構還有優化空間。今年湖南引進外資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占到一半以上。第三產業引進外資占比僅三成左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金融、現代物流、文體娛樂等高端服務業吸引外資更少。
外資引進來,既要量,更要質。
如何吸引更多優質外來資本注入服務業?專家分析,目前學校、醫院、養老、停車、社區服務等眾多問題凸顯,投資生活服務業潛力巨大。今后,湖南可注重引進以貿易企業為重點的服務業,尤其是生活服務業。
另一方面,招大引強,引進重大項目、龍頭企業,才能形成集聚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如,河南的富士康這一家企業,進出口就達390億美元。
今年“港洽周”上,我省共引資1853.6億元。其中,10億元至50億元的項目33個,50億元至100億元的項目7個,100億元以上項目6個。
“簽約項目規模、質量比往屆都明顯提升。”省商務廳副廳長羅雙鋒說,近兩千億元的引資進賬,彰顯湖南投資“洼地效應”。
湖南招商引資,瞄準了“高、精、尖”。前不久,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在省委常委擴大會上明確指出,湖南要大力引進世界500強等先進企業和技術,比如,美國的信息技術,德國的高端制造,法國的環境治理,荷蘭、丹麥的農牧業技術等等,都要重點引進、學習和借鑒,為我所用。
冬去春會來。在新一輪經濟發展競爭中,湖南外向型經濟將繼續搶抓機遇,拓展空間,力爭實現追趕式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