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典藏中國,從醴陵開始

2016-12-1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記者 趙啟東 唐勇平 齊寧報道 : 醴陵市,位于湖南省東部,羅霄山脈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淥水流域,緊鄰長沙、株洲、湘潭"金三角"經濟區。醴陵盛產陶瓷、花炮,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中國"國瓷"、"紅官窯"所在地和花炮祖師李畋故里,是"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花炮之都"。2015年8月22日,第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榜單出爐,醴陵市排名第82位,綜合實力居湖南省縣域前四強。

  淥江書院,是醴陵的文化搖籃。朱熹曾在此講學,左宗棠曾在此任院長。李立三、張翼鵬、左權、蔡升熙、宋時輪、陳明仁等人早年都在此求學。這里人杰地靈,厚重的歷史文化,讓世人向往不已。

  中國陶瓷谷,是醴陵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國內外獨樹一幟,集研發、交易、旅游于一體的陶瓷藝術集中展示體驗區。中國陶瓷谷,成了湖南的又一張名片,是中國旅游的經典。典藏中國,從醴陵開始。

  歷盡滄桑的淥江書院

  淥江書院在近數十年是躲災多難的。在那場文化浩劫中,張栻、王陽明、左宗棠的畫像被付之一炬,朱子的畫像,寧調元的墓碑,已經殘缺。院后古樸的西山在哄鬧中潛伏,回旋的暮鴉和蒼涼的船歌仍舊陪伴著不倦的淥江。那條因無數學人踩踏而堅實的路基仿佛要占盡西山的風光,將文化歷史亙古的韻味展示給游客。

  淥江書院改造項目是2016年株洲市重點建設項目,是醴陵三個“百億工程”之“瓷城古韻”的子項目之一。總投資為2.8億元。2015年啟動建設,現已完成書院碼頭、文承六脈廣場、山門、牌坊、左宗棠講堂、日月塘、映月潭等15個工程建設。整個工程按照形神兼備的理念,留用現有文化元素,嚴格依山就勢、因勢造型,接力傳承書院文化,全力喚醒歷史記憶,讓游客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書院”。

  2016年,淥江書院修繕整治項目被列為株洲市重點項目,市長陽衛國主動請纓聯系本項目,多次來現場指導。項目建設推進迅速,征地拆遷勢如破竹,工程建設日新月異,本體修繕基本完工。嚴格按照文物修繕的規范與要求,遵循“修舊如舊勝如舊”原則,對山門、禮殿、藏書樓、齋舍、宋名臣祠、靖興寺等進行高標準修復。

  走進淥江書院,發現陳列布展高質推進。陳列布展設在書院右側民國樓,主要展示淥江書院的歷史文化風貌和醴籍書畫大家的藝術成就。民國樓二樓是中國書法大家李鐸先生作品、藏品陳列室。我們看到了李鐸和啟功關門弟子胡云復,書寫了牌坊正面 “湖湘正學”和背面“源遠流長” 匾額。

  文承六脈,于斯為盛

  淥江書院,始建于宋淳熙二年(1175)。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式命名淥江書院。人文鼎盛、歷史厚重。朱熹曾在此講學,左宗棠等50余位山長曾在此掌教。

  元三年(1197年),理學大師朱熹兩度踏進淥江書院的院門。明代理學家王守仁明正德元年(1506年)因言事謫貶貴州龍場驛丞,途經湖南,慕名而來淥江書院,瀏覽之余講講學,盤桓多日,淥江書院因此名聲大噪。

  張栻,是陸游的文友,雖出身豪門卻一心向學,在理學史上有著與朱熹一樣的重要地位。為了這次與張栻的聚會,朱熹足足準備了兩年,最后終于在1 1 6 7 年8 月從福建崇安出發,不遠千里朝淥江書院走來。

  風云際會,山岳生輝,兩位中國學術文化的頂尖人物在淥江書院發生了激烈的學術碰撞。他們把各自最精密、最尖端的學術思考以詰究商問的方式自由地呈現于淥江的講壇之上,使"肅衣冠而至"的淥江學子領略到理學最精髓的學術思想,飽覽大儒們的氣度和風采。

  與朱熹、張栻齊名的呂東萊,這位博古通今,反對空談陰陽性命之說,與陸九淵心學相犄角的浙東學派婺學的創始人,在人世只擁有四十四個短暫的春秋,然而他卻把他短促人生中最精華的部分,莫名其妙地奉獻給了淥江書院。這一年呂東萊剛好三十歲整,沒有想到東萊書院剛一開張,"醴人士望風景從,爭相親炙"(《醴陵縣志》頁286)。 因此,就不難理解至今鐫刻在淥江書院頭門的"恩承北闕,道接東萊"的門聯。

  "東南三賢"辭世三百年后,另一位曠世大師踏進了淥江書院的大門,他就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先生。

  近代的淥江書院終于合上了岳麓書院"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的節奏旋律而名噪湖湘。于是滿腹經綸、風流倜儻的左宗棠進入了淥江書院。左宗棠主持淥江書院時正是國勢衰微、民愁遍地,氣數將盡。卓立于這樣一個歷史坐標點上的左宗棠要管理好這樣一塊有著淵深的文化傳統的"名教樂地",確實需要幾分審時度世、吞吐古今的膽識和才具。因此左宗棠來到淥江書院的第一件事就是整肅院規和督勉教風學風。古樸陳陋的淥江學風一下子被左宗棠點化得清風朗朗,生氣勃勃。

  釉下五彩工藝涅槃重生

  與人文鼎盛、歷史厚重的淥江書院相比,醴陵“釉下五彩瓷”,其實就是一種文化與藝術的爐火純青。

  釉下五彩瓷,是醴陵的名片,也必將是湖南的名片。

  天方國古有神鳥,名鳳凰,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 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死。 這是一個非常凄美,令人感動的神話故事,叫“鳳凰涅槃” 。把一堆瓷泥加工,然后經過火的冶煉,變成一種質量完全不同的精美瓷器,不正是鳳凰涅槃的經典演繹么? 陶瓷工業的每一次質的飛躍,都是從火的突破開始的。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創制成功,就是依靠高火性釉下顏料,而后在火候的調節中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據考古認證,醴陵是全世界最早燒制瓷器的地方。1904 年,民國第一任總理熊希齡與參與“公車上書”的醴陵大學士文俊鐸,懷著實業救國的思想招商集股,創辦了湖南瓷業,醴陵人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和堅韌的攻關精神,創制了名揚天下的釉下五彩瓷。

  釉下五彩瓷的歷史性突破,恰如鳳凰之浴火,是陶瓷之更生。它突破的是什么呢?精通醴陵釉下彩瓷技術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鄧文科,給釉下五彩瓷總結了三大特色:它無毒、耐酸、耐堿、耐磨損,永不褪色。畫面平滑光亮,晶瑩潤澤,清理明快,光潔、透明,有如玉一般的潤澤和光彩。紋樣五彩繽紛,艷而不俗,淡而有神,色彩變化豐富。這是釉下彩瓷在色彩效果上的獨特表現。

  由于連年戰亂,社會衰敗,醴陵釉下五彩瓷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建國初期,政府決心重振醴陵瓷業,在這個轉折關頭,林家湖、吳壽褀出現了。醴陵人說,要是沒有林家湖、吳壽褀,也許就沒有釉下彩瓷的重見天日,沒有今天“國瓷”的輝煌。

  2004 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北京第七屆國際科技博覽會上露面時,轟動世界。

  今天,醴陵市委市政府大手筆打造釉下五彩瓷。釉下五彩生產基地,總投資5億元,占地330畝,總建筑面積15萬平米,按照仿古建筑風格設計建設。主要引進釉下五彩瓷品牌企業落戶,融生產、創作、展示等功能為一體,集中傳承和打造釉下五彩瓷這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藝術陶瓷產業集群。

  輝煌無比的世界陶瓷藝術城

  醴陵市委市政府大手筆打造釉下五彩瓷的同時,更是大手筆的打造了世界陶瓷藝術城。讓釉下彩瓷走向世界,再現 “國瓷”的輝煌。

  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總投資27億元,總占地面積650畝,總建筑面積100萬平米。分為異形建筑群和瓷器口古街兩大部分。異形建筑群按照獨特的陶瓷造型設計,涵蓋陶瓷博物館、陶瓷交易大樓、陶瓷藝術設計中心、陶瓷藝術體驗中心、陶瓷文化主題酒店等11個單體。瓷器口古街主要包括古建筑群、手工作坊、主題商鋪、DIY體驗中心、釉下五彩瓷傳承創新中心等,致力打造成為中國最具特色的古典與現代、傳承與創新、文化與科技相融合的“陶瓷文化主題風情古街”。

  陶瓷會展館,總投資5億元,占地307畝,總建筑面積10萬平米。主要包括陶瓷會展主體場館、酒店及有關配套設施,形成綜合性的會展片區。陶瓷會展館是集展覽、展示、會議、賽事、表演一體的多功能場館,是舉辦陶瓷博覽會、陶瓷交易會等重大活動的平臺,為各類陶瓷企業提供展示、交易、交流平臺,為市政部門提供多功能綜合會展、賽事服務。

  “1915”國際陶瓷文化特色街區,總投資3億元,占地85畝,總建筑面積約56000平米。主要承擔陶瓷藝術實體體驗和交易功能,由濱水商業區、藝術家村落、名人工坊、書院別館、演藝中心、拍賣中心等組成,滿足不同業態、不同消費的商家、消費人群的需求。

  陶瓷商貿城,總投資17億元,占地300畝。中部地區陶瓷產品集散地,主要承擔大宗、批量陶瓷產品交易功能。

  電商產業園,總投資1億元,占地5畝,總建筑面積約10000平米,建成后將成為中南地區一流的電子商務特務園區。

  走進醴陵,我們從歷盡滄桑的淥江書院,看到了文承六脈于斯為盛的新醴陵。我們從釉下五彩工藝涅槃重生中,感受了輝煌無比的世界陶瓷藝術城,感受了醴陵經濟的騰飛是帶著文化與藝術的。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