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目前我省工業園區招商引資創新不足,對客商的感召力不強。”江西省政協委員、民建省委會專職副主委趙波提出應當提升園區服務功能,以此來增加對資源要素的吸引力。
降成本優環境 營造好的招商氛圍
“省內現有17個國家級、83個省級園區,數量居全國前列。但競爭力不強,2017年全省園區畝均主營業務收入僅300萬元左右。”趙波提到,在對全省30多個園區調研中發現,多數園區當前招商難度大,有些園區招商項目與投資額較“十二五”期間下降了20%左右。“不是沒有好項目,而是引不來”。
怎樣能讓園區“引得鳳凰來”呢?那就必須先“種下梧桐樹”,好的環境就是生產力和吸引力。
“江西應該在降成本優環境80條、20條、30條基礎上,再連續三年開展以優環境為重點的專項行動,針對園區企業集中反映的營商環境熱點,每年確定一個主題、出台一批政策。”趙波提出在政策優化環境的同時,工業園應該圍繞主導產業提供配套的公共技術、風險投資、技術交易、創業培訓等一條龍的支持服務。“寬”就是園區要擴寬服務領域與層級,使企業足不出園就能辦盡省、市、縣各類涉企事項。
“同時還要重視改善各類要素使用效率,打通政產學研的關鍵點,推動企業技術進步與科技創新,通過土地杠杆,引導園區產業調整與轉型升級,進一步完善園區考核體系,從產業集中、綠色發展、土地利用、服務企業等多方面,倒逼園區提高效率。”
積極構築園區產業生態圈
鼓勵有條件的園區兼並整合相鄰園區,輸出品牌、管理和服務,實現資源共享、配置優化。在此基礎上,狠抓產業集群建設,打造區域性產業鏈和集群品牌,形成若干在全國甚至全球有影響力的制造業產業带、產業谷或產業走廊,進而構築全省園區產業生態圈。
創新園區招商引資模式
注重園區打造,招商宣傳工作也不容忽視,趙波委員提到,要像抓旅游宣傳一樣,抓工業宣傳,利用各類會展平台,展現江西新形象。鼓勵省外全產業鏈轉移落戶、贛商集體返鄉落戶、跨國企業央企大項目等集中落戶。
“轉換招商主體,讓渡園區部分運營管理權,引入張江高科、東湖高新等國內知名產城運營商,參與我省園區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積極爭取國家在我省再建一個‘中新蘇州工業園’”。郭美勤、操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