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福建 > 特别报道

閩德化舉辦國際陶瓷藝術論壇:中外藝術家共話陶瓷藝術發展

2019-06-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中國白」國際駐地項目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香港商報網訊】作為第二屆「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的配套活動,6月24日,「中國白」再出發—2019「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論壇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舉行,中外藝術家共話「中國白」陶瓷藝術發展。
 
6月24日,「中國白」再出發——2019「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論壇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舉行
 
  「這是我第一次來德化,對德化也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法國賽努齊博物館前館長、法國博物館遺產總監克里斯蒂娜·清水說。她認為,無論是十八世紀還是今天,德化都是非常受世界歡迎的陶瓷重鎮,對世界陶瓷製作工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樣的影響至今依舊存在。「基本上在歐洲每一個博物館,我們都可以看到來自德化的陶瓷藝術作品。」
 
中外藝術家到月記窯參觀
 
  面對新的挑戰,德化要怎樣用新的形態、新的形式來發展陶瓷藝術?克里斯蒂娜·清水認為,德化陶瓷創作必須竭盡全力推陳出新,首先要把原有的技術,在現有的表現手法、利用好的材質、進行創新、突破;其次是要創新自己的文化,讓陶瓷藝術品成為文化展示的載體。「『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探索和創新,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大膽打破既定思維模式,突破傳統的藩籬,這是陶瓷藝術發展的新趨勢。」
 
中外藝術家在德化陶瓷博物館參觀
 
  同樣是第一次來德化的國際陶藝學會副主席、紐約大學教授、博士朱迪思·施瓦茨告訴記者,在德化陶瓷博物館的作品中她看到了「中國白」的表現力,從白瓷的可塑性、延展性,到新生代藝術家的湧現都令人振奮。「德化的瓷器,非常潤,讓人感覺有水會滴下來。」
 
  作為藝術家,在創作時應該做什麼?朱迪思·施瓦茨建議藝術家在創作和作品設計時,要超越技能的展示,藝術家的聲音是作品的重要部分,創作時要讓人能聽到他的心聲,幫助我們去認識人生。「中國白」藝術大獎賽評選傳的這些作品最成功的就是表現出了這種熱忱。「這個活動可邀請更多資歷深的藝術家來駐地創作,加強交流,深入探索,讓更多藝術家擁抱德化瓷器、德化的陶瓷藝術氣息。」
 
中外藝術家在月記窯觀看老匠人修坯
 
  據了解,第二屆「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於2018年9月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期間啟動,截止今年5月10日報名結束,共有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569位藝術家785件作品報名參賽。日前已在北京評出10位獲獎中外藝術家,頒獎典禮將於今年10月8日即第四屆中法文化論壇期間在法國尼斯歌劇院舉行。兩屆大獎賽獲獎作品和部分優秀作品也將於今年10月6日起在法國尼斯馬塞納博物館展出。(呂斯達 林婉清 許華森)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