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落戶莞松山湖

2020-09-2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冷運軍 報導:為加快珠三角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構建廣東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體系,25日,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廣東)在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正式揭牌。
 
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廣東)揭牌儀式

  助力科技成果轉化
 
  松山湖作為「製造業名城」東莞的創新引擎,聚集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及松山湖科學城與深圳光明科學城共建的國內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科技創新及產業升級奠定良好基礎。
 
  是次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廣東)落戶松山湖,未來將為松山湖科創賦能,助力科技成果轉化。當天揭牌儀式現場,中國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張木表示,科技部火炬中心重視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工作,今年4月,備案了第二批25家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累計完成36家,基本實現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的全覆蓋。
 
基地專家委員會專家代表受聘儀式
 
  廣東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周木堂表示,科技部火炬中心指導東莞建設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既是對廣東推進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建設的認同,也是對東莞繼續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鼓勵。冀基地以《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才能力等級培訓大綱(試行)》為基礎,形成覆蓋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具有灣區特色的技術轉移人才培訓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支撐。
 
  山湖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黃晨光表示,此時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落戶松山湖科學城,將為松山湖和東莞培養和聚集一大批紮根本土發展、熟悉本土產業的技術經紀人和技術經理人,持續助力區域科技成果高效轉化。

  基地首期培訓班同日開講
 
  揭牌當天,基地首期培訓課正式開講。培訓課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現場有將近80名學員在場聽課。
 
  據悉,是次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訓班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1400人報名,包括來自北京、天津、南京、寧波、瀋陽及香港的人員。基地最終確定了120名首批國家技術經理人培訓班的學員,招錄比高達11:1。
 
  首場課程為《技術轉移理論與實務》,導師楊文碩圍繞「技術轉移基本理論框架」、「技術經紀人業務挑戰應對」、「技術轉移市場供需分析」、「技術經紀人從業能力素養」、「技術轉移執業案例示範」等方面內容,結合實際案例,從理論到實踐多層面進行深入講解。
 
  楊文碩告訴學員:「技術經紀人是實踐型職業,行萬里創新路,也要讀萬卷無字書。」
 
  自9月25日開始,培訓班將陸續安排課程,直至10月17日結束。課程都將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線下課程地點安排在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接下來的課程,還將包括《技術經紀人能力與素質建設》、《技術轉移機構和人員道德規範》、《技術評估評價實務》等。
 
基地首期培訓班同日開講

  構建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體系
 
  近年來,松山湖高新區緊緊抓住「三區」疊加的重大歷史機遇,大力推動松山湖科學城建設、深度參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東莞作為「世界工廠」,科研力量與產業結合才能更接地氣,釋放科創力量。目前,松山湖已推動包括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大科學裝置和大型科研平台的成果推向市場,實施產業化。
 
  中國散裂中子源與東莞本地龍頭企業東陽光藥業、東莞市人民醫院聯合共建腫瘤治療臨床試驗基地,成功開發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腫瘤工程樣機;與北大、清華等國內著名高校共建30家新型研發機構,累計培育科技企業1600多家;依託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建設科技成果產業化中試孵化園區;同時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工作等。
 
  未來,松山湖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將以國家基地建設獲批為契機,全面推動技術轉移人才培養的有序化、規範化、體系化建設。通過引導基地設立「聯合培訓分中心」和「聯合實訓基地」,形成「1+N」模式的人才培養網絡,並構建「招生-培訓-實踐-考評-管理-生態」的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體系,形成覆蓋全省、輻射全國、具有灣區特色的技術轉移人才網絡,在技術轉移人才培養上,打造「松山湖品牌」。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