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深圳鹽田區建成全國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區

2020-11-29
来源:香港商报网
    近日,水利部正式公告全國首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深圳市鹽田區通過明產權、補短板、強監管、促共享等舉措,創新開展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形成了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鹽田模式,成為深圳市唯一上榜區縣。這也是鹽田區繼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華南地區首個國家生態區、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區、全國綠化模範區等榮譽之後又獲得的一項國家級殊榮。
 
 
    據了解,鹽田區9座小型水庫陸續建於1957年到1997年間,分別由企業出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投入、國家投資等多種方式興建,產權複雜,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為進一步加強小型水庫管理,鹽田區委區政府陸續收回了全部9座水庫的產權,明確劃定了水庫的管理範圍線,交由區水利設施管理中心統一管理,就此拉開鹽田區水庫管理改革的序幕。
 
 
    鹽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範區創建工作,高位部署,配齊配全水雨情、安全監測、巡視檢查等水庫管理設施,建立健全11項水庫管理制度,完善水庫物業化、信息化運管機制,2013年來累計投入1.49億元,實施20餘項水庫除險加固和安全提升工程,有效提升水庫安全運行水平,形成了一套「有主體、有經費、有人員」「權屬集中化、建設標準化、管理規範化、管護物業化、服務專業化、信息數碼化、共享多元化」的「三有七化」鹽田區小型水庫管理模式,成為全國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標杆。
 
 
    黨的十八大以來,鹽田區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千年大計」,深入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有效路徑,以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為契機,在實現水庫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安全等級再上新台階的同時,進一步釋放水庫生態紅利,率先探索水庫景觀開放共享,根據各水庫位置及景觀特色,結合碧道、半山公園帶等各類規劃落地實施,加快建設市民近距離可感知的具備濱水景觀和生態濕地特色的景觀水庫,逐步實現以生態反哺產業,助力「產業興鹽」戰略,為其他地區推動水庫景觀開放共享提供了有益借鑑。
 
    據悉,接下來,鹽田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雙區」建設要求,堅定不移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緊緊圍繞「產業興鹽」和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的戰略佈局,以安全宜居為目標、以人水和諧為導向、以綠色發展為抓手、以守文持正為守則,努力將鹽田區打造成為高標準的水務發展先鋒區和高質量的水生態品質典範區。(記者 羅國淮)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