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我國首個電子束無害化處理抗生素菌渣示範項目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建成投運。該項目是國家原子能機構的核能開發科研資助項目,由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所屬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技」,股票代碼:000881.SZ)建設,日處理抗生素菌渣100至120噸,處理後的菌渣可製成肥料實現資源化再利用。
我國首個電子束無害化處理抗生素菌渣示範項目廠房
據介紹,我國每年產生抗生素菌渣近千萬噸,菌渣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以及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但是,菌渣中殘留的抗生素會誘導生成抗性基因,引起耐藥菌的傳播和擴散,給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我國《危險廢物名錄》明確將抗生素菌渣列為危險廢物。因此,抗生素菌渣的安全處置和有效利用已成為製藥企業及相關監管部門亟待解決的難題。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廣核技聯合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簡稱「清華大學核研院」)、國家環境保護抗生素菌渣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簡稱「菌渣工程技術中心」),2018年7月在新疆伊寧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川寧生物」)啟動建設我國首個電子束無害化處理抗生素菌渣示範項目。2020年7月,項目完成電子加速器主體設備及束下輻照反應器安裝,進入運行調試階段。該項目採用1台電子加速器,通過高能電子束的直接輻射作用,以及激發水分子原位產生羥基自由基、水合電子和氫自由基等活性粒子的氧化-還原作用,不僅能有效去除抗生素殘留,殺滅耐藥菌、消除抗性基因污染,還能保留菌渣中的蛋白質、多糖等營養物質。處理後的菌渣經過環境風險評估後可製成肥料,用於工業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的定向種植,收穫後能夠作為原料回用於抗生素的發酵生產過程,打造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的綠色循環經濟體系。
清華大學核研院副院長王建龍表示,當前國內處理抗生素菌渣普遍採用焚燒和填埋的方式,不僅處理費用高昂、佔用土地資源,且易產生有害氣體,造成環境二次污染。電子束無害化處理抗生素菌渣技術具有安全、高效、經濟、適用面廣、不產生二次污染物等特點,為抗生素菌渣處理提供了一種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全新技術手段,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中廣核技黨委書記、總經理胡冬明表示,電子束無害化處理抗生素菌渣技術是繼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醫療污水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後,中廣核技在環境治理領域的又一高新技術成果。目前,中廣核技已牽頭承研5項國家原子能機構核能開發科研資助項目,並獲批成立「國家原子能機構核技術(電子束技術環境應用)研發中心」。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州長阿布力克木·努蘭別克表示,伊犁是全疆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區,是祖國西北重要的生態屏障,保護好伊犁的生態環境使命光榮、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該項目建成投運,不僅為我國抗生素菌渣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樹立了標杆,更為伊犁乃至全疆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硬核」技術保障。
「我國首個電子束無害化處理抗生素菌渣示範項目建成投運,對於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大美新疆,守護好祖國西北生態屏障具有重要意義。」中廣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長利表示,自2008年以來,中廣核已在新疆累計投資近110億元,業務涉及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鈾資源勘探開採、生物能源開發及民用非動力核技術應用等。與此同時,中廣核盡銳出戰,選派精兵強將積極開展對口援疆,用心用力用情助力全區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持續改善貢獻央企力量。
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長鄧戈對項目團隊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攻堅克難,力保項目建成投運表示祝賀。他指出,該項目是國家原子能機構重點支持的核技術應用項目,利用電子束處理抗生素菌渣,是核技術在工業領域應用的典型體現。對於後續工作,鄧戈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穩紮穩打,繼續做好項目總體建設。同時做好技術總結,抓緊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和規範;二是以該項目建成投運為契機,以點帶面,不斷壯大核技術在國民經濟領域的產業規模;三是真抓實幹、協同創新,將核技術應用產業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發展主戰場,與相關互聯產業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局面。(記者 姚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