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有溫度 瀋北新區將「民生清單」 變為「百姓幸福賬單」

2021-12-10
来源:香港商報網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於天。瀋北新區始終把人民放「C位」,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集中力量辦好民生實事。12月7日,在瀋北新區召開的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區長吳軍所作政府工作報告,在2022年工作安排中備受關注的民生問題成了焦點。
 
    儲備億元以上項目逾480個
 
    2022年,瀋北新區將進一步完善北部副城核心區、冬雪湖兩個核心板塊控制性詳細規劃,梳理城市空間,提升品質功能,打造瀋陽北部新的增長極。
 
 
    一方面,着力抓好項目建設。樹牢「招商為要、項目為王、落地為大」理念,圍繞六大重點領域,儲備億元以上項目不少於480個。聚焦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確保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不低於210個。健全項目常態化調度機制,必保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282個,海龜醫療等45個項目竣工達產。全力實施「騰籠換鳥」,處置閒置土地600畝。
 
    另一方面,瀋北新區將加大與中盟自貿中心、營口港合作,共同建設海關監管場所和保稅倉,不斷擴大瀋北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深耕北京探索「飛地經濟」,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積極爭取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轉移,促進更高層次開放合作。
 
 
    「生活圈」變「幸福圈」 擦亮「數智服務」金字招牌
 
    瀋北新區將以尚柏、吾悅等商業綜合體為支撐,以道義大街等街區改造為依託,打造瀋陽北部50億級商圈。整合「吃住玩遊樂購」資源,大力發展假日經濟、首店經濟、夜間經濟,豐富網紅消費、定製消費等新模式,培育電商市場主體,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以正良街道為試點,完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商業網點全覆蓋,讓「15分鐘生活圈」成為「居民幸福圈」。
 
    突出築巢引鳳,以更優環境打造宜居宜業新瀋北。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加快形成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一網通辦」水平,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最多跑一次」,高頻便民服務事項95%實現「掌上辦」。
 
 
    探索建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打造企業和群眾辦事直通車。做實「一聯三幫」「三直一快」,創新開展「家在瀋北」企業早餐會,進企業、進車間、進工地,用「店小二+電小二」創新服務技能和服務功底,擦亮「數智服務」金字招牌。
 
    改造升級「老字號」 培育壯大「新字號」
 
    明年開始,瀋北新區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大力開展百家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深度開發「原字號」,支持禾豐牧業、依生生物等重點企業持續壯大,推動農產品及食品加工產業全鏈條升級、向高端發力,實現直道跨越。改造升級「老字號」,搶抓沈飛搬遷、寶馬擴產等有利契機,重點建設新能源汽車、飛機零部件2個高端裝備製造基地,用數字為裝備製造業賦能增效。
 
    培育壯大「新字號」,以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示範片區建設為切入點,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上重點突破,實現換道領跑。
 
 
    全力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高端化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發展服務型經濟,深耕四大城市組團,做強沉浸式「四季游瀋北」品牌,全面提升服務品質和消費滿意度。
 
    發展流量型經濟,推進寶供物流等發展供應鏈物流產業,推動五指電商等建設直播示範基地。發展總部型經濟,利用總部基地、先鋒科技園等存量資源,打造一批總部經濟樓宇和產業園。
 
    用繡花功夫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全面完成蒲滿路、七星大街北延等13條主幹路網建設,打通蒲平路等6條斷頭路。構建全長110公里的鄉村振興環形新經濟帶,將「瀋北小龍蝦」打造成全省特色農產品品牌;新建農村戶廁1500座,創建美麗村屯28個、美麗庭院1500戶。
 
    持續推進6個老舊小區及4條背街小巷整治工程。新增機動車停車位1.9萬個,新增綠地191萬平方米,改造9個公園廣場,新建口袋公園50個。
 
    新改擴建學校及幼兒園17所,新增公辦學位5220個,實現學前雙普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新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全力創建幸福教育示範區。建立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啟動道義品質養老旗艦中心建設,有序改造區中心敬老院,新建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20個,建成多個城市社區老人助餐站點。
 
    2021年成績斐然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115項便民事項下放社區,1094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持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累計減稅降費24億元,兌現政策補貼4.2億元,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2萬個。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7309萬元、增長7.6%,進出口總額預計完成43億元、增長19.5%,出口總額完成31億元、增長24%,實際利用外資1.1億美元,全市排名第三。
 
    全區進出口企業達到127家,與101個「一帶一路」國家開展貿易,新增海外投資項目11個,貿易額超過15億元。2021年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94個,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236個,13個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發展勢能加速積蓄,出讓工業用地34宗、位列全市榜首,完成工業投資34.8億元、增長18%,創近年來新高。包裝策劃項目186個,爭取到位省級以上資金4.16億元,九城區排名第一。
 
    累計轉化科技成果386項、合同交易額達2.2億元。大力發展「五型經濟」,編制實施「1+5」三年行動方案和重點事項清單,謀劃項目75個,新的高質量發展經濟體系日趨成熟。
 
    打造城市書房1個、書屋10個,區文化館獲評國家一級館,全年A級景區接待遊客270萬人次、門票收入2.9億元,分別增長31%和18%,成為全市唯一一家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獲評全國文旅產業發展最佳投資區。
 
    實施市政道路、管網等基礎工程48項,維修改造農村公路29.5公里、危橋8座,新建農村客運候車亭97個,打通蒲南路工貿學院段等6條困擾百姓出行多年的斷頭路。(記者 王藝橋)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