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甘肃 > 特别报道

長慶油田採油二廠加大增儲上產力度加油「富民興隴」

2022-07-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盛夏隴原,迎來繁忙豐收季。7月1日,甘肅環縣車道鎮雙廟村養殖合作社的雞蛋,通過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修建的柏油路遠銷外地。

    漫步油區,油在鄉村,鄉村有油。油化經濟的騰飛,發揮了強大的輻射拉動作用,在曾經貧瘠的黃土塬上,第二採油廠邊生產邊生活,與地方政府一起,高擎南梁精神旗幟,擴大共建共贏「朋友圈」,在隴東逐漸形成以油田開發建設為中心的油氣經濟圈,有力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繁榮發展。

ͼ2.jpg

    隴東是長慶油田的發祥地,也是增儲上產的主力區塊。第二採油廠始終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己任,持續加大油氣開發建設投入力度,加快資源轉化和利用效率,以最堅定的決心、最飽滿的幹勁、最有力的舉措推動增儲上產,為富民興隴貢獻力量。

    在第二採油廠積極支持和參與下,快速建成了千萬噸油氣生產基地,「氣化隴東」等一批富民興隴項目,帶動周邊產業發展,以大規模產能建設、市場化運作等方式,與當地企業開展產業合作,促進了勞務輸出、建材、物流、製造等相關產業及生產、生活服務行業快速發展,間接帶動當地群眾就業,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發展。

    主動履行國企三大責任,積極為地方排憂解難,這是第二採油廠的一貫做法。在50年的開發建設中,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與慶陽老區人民同飲一江水、共食一倉糧,積極參與扶貧攻堅、捐資助學、基礎設施等,架橋修路、消費扶貧,形成了"唇齒相依、水乳交融、相互促進、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深情厚誼。支持建設慶城芡子溝引黃入慶、南梁葫蘆河調水工程,解決了14萬群眾的飲水問題。先後投入400萬元用於精準扶貧,環縣車道三個村211戶全部脫貧「摘帽」。修建橋梁20餘座,敷設柏油路168條,387個村近33萬人受益。積極參與社會應急救援、防洪抗疫、捐資助學等公益事業,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石油人為國為民的責任與情懷。

    隴原六月,雲淡風輕。站在慶城縣教子川的山坡上,俯瞰油田碳匯林,遠處藍天白雲,近處綠樹成蔭,抽油機上下擺動,一幅生動和諧的畫面躍然眼前,美不勝收。

    作為油田開發企業,採油二廠把「環保優先」放到重要戰略位置,不斷推廣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將環保理念融入油氣勘探開發整個周期,既關注地下,油田采出水實現100%回注利用,又重視地上,固體廢物100%合規處置,廢氣100%合規處理。同時,加快布局發展新能源業務,集成推廣伴生氣綜合利用、風光替代、餘熱回收、燃煤(油)替代等項目,積極推動新能源與油氣能源多能互補、融合發展。

    綠樹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第二採油廠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隴東大地的山更綠、天更藍、水更清、環境更美好。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推廣碳匯林項目建設,目前已在慶陽建成了周祖陵「中國石油長慶林」、教子川流域長慶碳匯林、長慶馬嶺碳匯林、南梁生態公益林等生態環保林,規劃利用20年時間,在慶陽地區建設100萬畝碳匯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30多萬噸。

    企地合作,是慶陽長慶一家人,共同建大油田的「老傳統」,如今又有「新動作」。在加大油氣生產建設的同時,第二採油廠主動融入駐地文化,打造具有采二特色、石油內涵、企地共享、工農連心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隴東地區,開展"紅工衣、新思想"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成立「企地心連心"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近萬餘名青年志願者活躍在油田各個角落,常態化開展各類志願服務和員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讓「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滲透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中,滿足廣大油區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第二採油廠,以慶一井出油而聞名於世,也擦亮了隴原工業金字招牌。面向未來,第二採油廠將始終乘持「企地一家親,共建大油田」理念,積極履行央企費任,投身鄉村振興發展,通過持續深化企地合作,做強做優油氣產業鏈,使油田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陳宏岩 通訊員 張占聰)


[责任编辑:郭昕玥 ]